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九章 接舷战(下) (第2/2页)
一阵,像是要将人给烤熟了。 浓烟呛得人无法呼吸。 有些唐军甚至因为吸入大量的烟雾,悄无知觉的倒下。 “准备些湿巾,捂住口鼻。” 刘仁轨头盔早就不知扔到哪一边,满头白发在烈焰和烟火中犹为醒目。 他的脸上满是血水和汗水,激战了半日,犹自精神抖擞不见一丝疲态。 “我们接应的船来了没有!” 轰! 脚下的舺板猛地一震。 数名唐军反应不急,惨叫着随着倾斜的舺板跌落汹涌的海水。 刘仁轨脚下脚下猛地一滑,原来是船舺被血水浸染,滑腻腻的无法站立。 惊怒中,他用力将马槊插入船板,这才勉强稳住身形。 只差半步,他便要和身边的唐军兵卒一样,跌入赤红的海水。 一身甲胄落入水中,只会变得更加湿重,必死无疑。 吱嘎~ 头顶上方,突然出现古怪的断裂声。 刘仁轨抬头看去,耳边隐隐听到击鼓的卫士发出吼声:“将军小心!” 战船的桅杆被大火烧得焦黑,在大火中折断。 沉重的桅杆连着燃烧的船帆,压向刘仁轨。 轰轰~ 整个战场,整个白江港,似乎停滞了一瞬。 无数人看到,唐军的旗舰,属于刘仁轨的战船向海中一沉。 四周形成漩涡。 海水汹涌,带起层层暗流。 那艘船,一点一点的向下沉没。 火焰在升腾。 最终,露出水面的部份燃烧殆尽。 沉默了片刻后,从倭人的战船中,一齐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声。 唐人前锋指挥的旗舰被击沉了。 胜利,就在眼前! 与之相反,唐军这边的士气,一下子跌落到底。 战鼓声不再激昂,反击也变得虚弱许多。 在古代战争上,军中大将对全军的士气,有着不可思议的鼓舞作用。 一将无能,累死三将。 将军勇猛,麾下亦能以一当百。 “阿弥,你……” 安文生和苏庆节、阿史那道真等人都无法接受这个结局,一时焦躁起来。 但苏大为,却是挥了挥手,向天上看了看。 也不知是看天上飞舞的那只鹰,还是看看烟雾或天色。 “不用担心,刘仁轨没事。” “你怎么知道?” 阿史那道真刚问出这句话,就见所有人齐声欢呼。 顺着那个方向看去,只见在滚滚的黑烟后,在激荡不休的海波中,一艘唐军战船从方才战船沉没的方向驶出。 船上桅杆,属于刘仁轨的刘字战旗,被一点一点的升起。 刘仁轨,最终在沉船之前,成功脱困,转移到了接应的战船上。 见到这一幕,唐军欢声擂动。 士气复振。 苏大为心里也稍稍松了口气。 他转身对身边的将领和传令兵卒道:“击鼓,传旗语,命楼船准备进击。” “呃?” 众将没料到他会有这一出。 之前刘仁轨遇险,他没急。 现在刘仁轨脱困,他却摆出一副要命楼船出战的架势。 苏大为仿佛看出所有人的想法。 “刘仁轨所部一百七十余艘大小战船,与数倍之敌能打到现在这个样子,已经难能可贵。 一鼓作气,再而衰。 下面,该我们楼船出击了。 给刘仁轨分摊一点压力。” 安文生等人立时恍然。 战船上各部都有自己的职司,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传令兵打出旗号。 战鼓和号角声为之一变。 护在苏大为楼船左右的六艘楼船,随着船浆划动,徐徐前出。 楼船上,各战兵在做最后的作战准备。 方才虽然也有倭人的战船靠上来,但因为楼船太过高大,那些接舷战的倭船,都被拍杆击碎,或者被燃烧沉没。 居高临下,便有地利优势。 倭人小船想要仰攻,委实太过吃力。 唯一的机会,或许只有火攻。 但如果不能压制住唐军楼船上的火箭和攻势,便难以真正靠近唐军楼船。 而且楼船在吃水线附近都以湿泥涂抹过,有一定的防火效果。 轻易无法烧着。 倭军只能凭着巨大的数量优势,以悍不畏死的自杀式攻击,用燃烧的火船,接连不断的冲击唐军楼船,才有成功的可能。 不过之前的战斗,大部份压力都被刘仁轨的战船群给承担了。 楼船几乎没受到太大的威胁。 直到现在,苏大为终于做出决定。 楼船不在后方等待,而是主动出击。 阻止敌方的锐气,尽量杀伤倭人,这一目标,刘仁轨已经出色的完成了。 而要彻底将港内的倭人消灭,则必须靠楼船与之配合。 苏大为的战船上,令旗挥动。 从刘仁轨的座船上,同时打出旗语相应。 双方的战鼓,也通过变幻着节奏,互通消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