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 烽烟起 (第2/2页)
来的。” 苏大为一手按住桌面:“扶余丰回不回来还不一定,但你若是不跟我说清楚龙脉之事,恐怕你就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我……” 扶余庆的身体一下子僵直,两眼瞳孔微缩,脸色苍白的对着苏大为,又是愣了半天。 正当苏大为有些不耐烦时,扶余庆终于屈服了。 他的腰身佝偻,双手抱住头,用一种颤抖的,恐惧的声音说:“我说,我都告诉你,你一定要保护我的周全,不要……不要让它们找到我!” “他们是谁?” “不,它们不是,不是人……” “什么?” 苏大为反复咀嚼着这句话的意思,一时不明所以。 “都尉!“ 帐外有人轻呼。 苏大为此次是单独审讯扶余庆,帐内并无旁人,而且事前也吩咐了,若无要事,不要打扰。 “什么事?“ “都尉,有紧急军情。“ 苏大为眉头一皱,这个时候,有紧急军情,并不是一个好兆头。 他看了一眼,跪坐在对面,还在怔怔发呆的扶余庆。 不知为,忽然觉得这人有些古怪。 就像是走丢了魂魄一样。 摇摇头,他站起,走出帐外,见外面来的是南九郎。 “九郎,什么事?“ “苏帅……“ 南九郎左右看看,上前半步,以手遮挡,几乎是贴着苏大为的耳朵道:“一批粮草被劫了。“ “嗯?“ 苏大为眉心一跳,那种不安,不祥的感觉越发深重。 “到底是怎么回事?“ 事情并不复杂,首要说到在百济的这一万唐军,如今的粮草补给问题。 原本征百济时,随船是有运粮的,但那些粮草仅够大军两月之用。 剩下的部份,需要就地筹集。 唐军对外做战,一向推行就食于敌,以减轻自身的后勤压力。 此次对百济用兵,十几万大军人吃马嚼,花费是惊人的。 还好苏定方用兵神速,半个月就打下百济。 又用了一个多月,略为安定地方,然后便带着百济的义慈王和百济王族,世家大族家主,王公贵族,并一切重要人等,坐上大船回大唐向李治献俘称功去了。 人是走了,可粮草也吃得差不多了。 现在这一万多大军,每日所需,一半是自百济各地筹集。 另一半,靠新罗人的运粮。 百济各地的粮草,颇不稳定,有时会失期,有时甚至地方官员就直接说收不上来粮草,让唐军自己解决。 这种情况,气得唐军上下七窍生烟。 没有粮食,军中会出大乱。 这又逼得军中派出搜粮队,深入村落,四处扫荡粮草,进一步加深了与百济地方上的矛盾。 其实哪里是收不上粮食呢。 只不过是百济那些官员,都是地方的世家宗族,故意市好百姓,不收田地粮租,把恶名这口黑锅,让唐军背罢了。 在唐军来以前,这些世家大族搜刮百姓,可没见手软过。 恨只恨唐军人少,官员也不足,实在无力对百济各州郡城镇,实行有效治理。 名义上,百济现在是被大唐占领了。 可实际上,除了泗沘附近一些地方,唐军的控制权是在不断收缩的。 暂时,也只能稳住局面,等朝廷的进一步旨意。 所以后勤方面,万万不能出状况。 可越怕什么,越来什么。 这次出状况的,就是新罗的送粮队。 在前往泗沘的途中,被人在黄山劫了。 据说是百济以前的将领,纠结了一帮人,占山为王。 也不知新罗人为何会如此大意。 粮草被劫,一时半会不会有新的粮食运进来。 泗沘城这一万多唐军,只能靠搜刮一点,自己再少吃一点,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但就算这样,最多也只能支持月余。 如果新罗人的运粮队,不能在一月内送新的粮草过来,唐军中就会出现饥饿,甚至引发更大的动荡。 “苏帅,在想什么?“ 南九郎把事情向苏大为说完,见苏大为沉默着一言不发,不由好奇的问。 苏大为摇摇头:“黄山这个地方,让我想起一个人。“ “谁?“ “阶伯。“ “呃,阶伯不是在边境那一战死了吗?“ “是啊,可有时候,死人没准也会复活。“ 苏大为意味深长的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