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在缩圈_无标题章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无标题章节 (第2/2页)



    “那你现在还能使用吗?”

    “自然不能,此术虽然速度上极快,但以我的实力,短时间内只能开启一……次。”

    说到最后,宋远好像慢慢醒悟过来,弱弱问道:“我是不是不该使用啊?”

    “你说呢?”方青白了他一眼,叹息一声,道:“本来我们还有七成逃走的机会,现在……估计只有三成了。”

    “啊……”宋远懵逼了,“那……那现在怎么办?”

    其他三人失望的摇了摇头。

    本来他们还想着,有宋远在,逃跑不成问题来着,没想到……

    而且,他们现在也不敢动……

    李衍这时停下了剑影的幻化,两把仙剑浮在身前,两把仙剑就好像相辅相成,虽然之前菩提老祖有说此剑并不是他想象中的诛仙四剑之一,但是,现在李衍不这么觉得。

    两把仙剑一起出现,都不用配合都能发挥出极强的威力。

    也没有出现排斥的现状。

    ……

    “你们,谁来说说到这里做什么?”李衍看到现场只剩下的四人,并且其中有一个还在现场秀了一把速度,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不过勇气可嘉。

    而方青四人对视了眼,异口同声道:“其实我们也不知情的。”

    李衍眉头一皱,“说清楚点?”

    似乎看出了李衍不悦,方青一人说道:“这位仙友,其实我们也只是受到压迫,才不得不来的。”

    “对的。”

    “是啊!”

    其他几个连忙点头。

    这个时候就不要说什么背叛不背叛的了,一来也是活了上千年的人了,二来,他们确实就是被迫来的,反正不是自愿。

    “说说事情的缘由,如果真实,我可以饶你们一命。”

    “我先说……”

    宋远立马开口道,这抢答的速度,和他身法的速度都一样快,看得方青他们直翻白眼。

    ……

    经过几人的说法,当然,为了避免几人串通,李衍还特地一个一个的试探了一遍,确实说得差不多。

    “天渊的人?还真是冤家路窄啊。”

    之前那些追杀袁小若的人,就是天渊组织的人,而这次他们让这四大势力来,就是为了袁小若,按照他们的意思,如果可以,生死不论。

    看着四人,李衍继续问道:“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这个天渊的组织总部在哪?”

    方青四人对视了一眼,相继摇头了。

    李衍一时眯眼,感觉他们并没有说谎,看来是真不知道。

    “那他们又是什么组织的?”这时,李衍看到了三门四御的人,那些好像并不是方青他们带来的人。

    “他们是悬霆峰三门四御的人,来到这里,好像是因为你们进入了这里面。”

    方青解释道。

    之前他们打了一架,然后才了解双方的目的,发现居然还是同一个,你说巧不巧。

    不过之前现场几十号人,现在就剩四个了,所以四人也是有什么说什么,也不敢隐瞒。

    虽然李衍几乎没动过,但是那气势的压迫,一直在他们的身上,他们很难想象,李衍真的是二品真人境,这特么也太奇葩了。

    ……

    “三门四御?”

    李衍也没听过,什么情况?

    不过很快,李衍就想到了一个可能,应该是

    ……

    在宇宙自然界,事物的形成规律都是是如此。

    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

    这世界是一白一黑。天一半,地一半;男一半,女一半;清净一半,浊秽一半。

    我们的心同样如此,一半是正面的,如欢喜心、恻隐心;一半是负面的,如贪婪、傲慢。

    万物不离阴阳,当你懂了阴阳,就能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

    这是中国人的智慧精华,你可以用它去阐释任何事情,一切无不以阴阳为准则。

    你知道了阴阳,你就知道了世界。

    徒阴则不生,徒阳则不长。万事万物都离不开阴阳,而且必须同时具备阴气和阳气,所以叫负阴而抱阳。

    四季的变化,人生的生老病死,都是阴阳二气消长的结果。

    阴阳,乃天地间最大的学问。

    如果你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忘记了阴阳,你就一定会犯错误。

    “二生三”就是说,有了阴阳以后,通过阴阳双方的运动转化,万事万物就因此产生,这也就是“三生万物”。

    所以,所谓的“三”也就是阴、阳、阴阳交融这三种状态。

    当阴阳双方交融,既不过分也不偏衰,呈现着一种协调的状态时,即为阴阳交融平衡。

    天地有阴阳,人间事同样有阴阳,是的非的,好的坏的。心胸够大,才能容得下二气对冲;心地够正,才能心不动使其贯通为畅达一气。

    做人如果也达到了阴阳交融平衡的境界,则可称为“中和”。

    《中庸》里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人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是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没有过度也没有不及就是和。

    中,是中正做人。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做人首先要立身中正,正道直行,做事光明磊落。

    中,是中庸处世。不偏不倚,凡事把握一个度,话不能说满,事不能做绝,凡事留有余地,则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然后是刚柔并济,最后是通达静定。

    和,是圆融调和。圆融调和,是遇事思虑周详,拿捏有度,积极寻求解决之道,结果才会皆大欢喜。

    和,是低调谦和。《周易》乾卦上九曰:“亢龙有悔”,当人或事物达到顶峰,就会从盛渐衰而萌生悔意,因为顶峰时期是不会长久的。这就是月圆则亏,水满则溢的道理。避免衰败的惟一法门,只能是保持谦和谨慎。

    中是天地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道理,达到阴阳平衡的中和境界,万物就可以和谐共生了。

    李衍这一通说道,所散发的语言,好像形成了一种规则,犹如一个讲道场所,一时间,让在场的众人皆陶醉于听道中。

    就连张天浩也没能幸免,而且收获还不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