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马场折戟 (第2/2页)
金融业务情况就存在很多不解,昨天我认真研究了集团为我准备的数据报告,今天又听了大家的研讨,我有几个问题还是非常疑惑。” 陆离的开篇之言不紧不慢,谁都没有意识到这可能是一场风暴的开端。 “你有什么疑惑,讲出来咱们大家探讨一下。”邹光华着实是想听听陆离的意见。 “第一个疑惑,为什么长明集团的金融投资战略布局没有将实业投资作为重点,而是大范围布局风险相对较高的创业投资。” 听完陆离第一个疑惑,在场有两个人心情绪有所起伏,一个是被质询的邹瀚宇,一个是有所期待的邹浩辰。 “因为近年来公司地产业务急速扩张,集团已无力抽取足够的资金去布局其他实业投资,只能用有限的资金去布局发展潜力大、回收周期短的创业项目。”邹瀚宇的解释合情合理,让人挑不出任何弊病。 陆离没有急着去反驳他,“那就引出我第二个疑问,长明之前投资的很多创业项目,像外卖、打车等,都有潜力成为独角兽,为什么在大好形势下中途撤资?” “您刚才也说过,这些项目都是风投,谁也保不准它们将来的成长空间怎么样,在公司资金相对吃紧的情况下,见好就收应该是最好的选择。”邹光华等一批公司创始元老对邹瀚宇的这番话也是认可的,毕竟之前的决策他们都有过参与。 “放弃一个发展上限逐渐明了的项目,再去投资一个前景未明的高风险项目,这样也算最好的选择?”陆离觉得应该在这第二个问题上下点猛料,为第三个问题的致命一击做一些铺垫。 陆离一语惊醒梦中人,众人仔细一琢磨,确实是这个理儿,之前怎么就迷了心神呢。 邹光华见众人都犯嘀咕,邹瀚宇并没有出面解释,他只好打圆场安抚人心,“这都是决策问题,之前集团没有像陆先生这样专业的人,考虑问题上可能不够周到。” 陆离听得出邹光华不是在为自己的儿子辩护,只是害怕寒了在座高管们的心。陆离有些嗫喏,他接下来的第三个问题揭开最后一层遮羞布后,他不清楚向来身体抱恙的邹光华能不能挺得过去。 但他已骑虎难下,别无选择。 “我最后一个疑问,为什么长明注资跟投的项目都失败了,而所谓‘见好就收’的项目后来都孵化成了独角兽?” 陆离低下头盯着桌面上的报告,不再与任何人的目光有所接触,“并且无论失败的还是‘见好就收’的,只要是长明所投的项目都能发现另一个公司的身影。” 邹浩辰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笑容一闪而逝,他重新恢复了玩世不恭的神态。 “你什么意思?!”邹瀚宇按耐不住了。 陆离始终没有抬头,他害怕撞上众人各种复杂的眼神。 “长明所投的失败项目的创业公司都与一个名为‘劢斯资本’的公司有大笔资金往来,而巧的是,长明撤资的项目,这个‘劢斯资本’都持有股权。” 陆离的三个疑问,其实是在层层铺垫,明眼人一点就明白这个劢斯资本肯定有问题,十之八九与掌控集团金融业务的邹瀚宇脱不了关系。 邹光华以前认为这个不成器的儿子总算是走上了正道,通过努力得到了诸位董事的认可,没想到背地里竟然玩这么一出。他满腔怒火压不住,但又不能把最后的这层窗户纸也捅得稀碎让众人寒了心,他百感交集,踌躇难断。 但是大家都不会在这种时候轻易站出来发表看法的,无论是对是错。他们都在等,等邹光华先开口。会议室里出现了死一般的沉寂,每个人呼吸都小心翼翼,生怕自己的气息带了更大的尴尬。 “啊。。。”邹光华大叫一声,一口鲜血直喷出来。 众人都惊慌地站了起来,挨着邹光华的几人忙上前搀扶,顿时寂静的会议室乱作一团。女助理通知了邹光华的私人医生,并准备车辆前往医院。 陆离依旧坐在列席区,埋头盯着桌面,看不清他现在是什么表情。 会议室一阵闹哄哄过后,人都散去,只留下了陆离,他整理了一下物品,起身也走了。 女助理忙完回头来帮邹光华收拾物品,看到陆离的座位上有文件遗落,便上前想一同收走,发现文件上有一首潇洒行楷写的小诗: 无征来云天,暖春复回寒。 昔花绽不败,逢雨谁常颜。 些许零落去,几多树头残。 莫怨雨摧花,秋风更难全。 花生随四季,明朝枝又繁。 落英抻可取,拈来便是禅。 这首诗笔迹苍劲,力透纸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