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六脉神剑 (第1/2页)
还有一个十分关切的人,那就是段誉的亲爹段延庆,这位恶贯满盈也是关心则乱。 段正淳郑重道:“多谢林少侠救了誉儿的性命!教他武功” “多谢少侠!”刀白凤亦是诚恳言谢。 林逸拱手笑道:“两位不必客气。” “咳!”高君候轻咳一声,心说还没说到重点,又为段延庆与岳老三介绍道:“这位是当年的延庆太子,这位是岳老三。” “延庆太子!”段正淳变了脸色,皇兄段正明的国主之位,说起来原本应该是段延庆的。 “段王爷不必多虑,我不再是甚么延庆太子,只是一个江湖客而已。”段延庆以腹语术出声,他也看开了,任你段正淳再富贵显贵,带了绿帽子却不自知,还替自己养了儿子。 段正淳可不知这么多弯弯绕,否则怕是有当场拼命的想法,此刻见到四大恶人之首的段延庆,也不敢怠慢,只是不知该说些什么。 难不成让皇兄退位让回去?那是不可能的。 封段延庆一个王爷?那也是不可能的。 一行心思各异的众人,有着数百骑兵保驾护航,一路往大理城而去。 黄昏时分,一行人进了大理城南门。 进了大理城,‘镇南’大旗所过之处,竟得众百姓大声欢呼:“镇南王爷千岁!”“大将军千岁!” 段正淳挥手作答,段延庆目光复杂。 林逸则在看着这千年前大理城的风光,只见城内人烟稠密,大街上青石平铺,市肆繁华,古香古色。 不过比起后世的大理,似乎少了一些味道,哪怕后世的大理,只是林逸在影视里见到的。他已经决定,有空了去大理转转,旅旅游。 一行人走街过坊,走出一个牌坊后,折而向东,行了约莫两里路,来到一座大府第前。府门前两面大旗,旗上分别绣的是‘镇南’‘保国’两字,府额上写的是‘镇南王府。’ 门口站满了亲兵卫士,躬身行礼,恭迎王爷、王妃回府。 此刻已是黄昏,一顿晚宴过后,众人留在镇南王府休息 在镇南府上的这段时间林逸都在打磨法力,偶尔回到现在一趟,很是逍遥自在。 这天下午,段誉领着四人来到天龙寺,准备上香祈福。 天龙寺,大理国的皇家寺院,大理崇尚佛学,许多皇帝退位后都在天龙寺出家为僧。 天龙寺在大理有着支柱性的作用,可称为段氏政权得以稳定的保障者,当年延庆太子被人追杀,第一个就想到来找天龙寺的枯荣大师主持公道,可见一斑。 若是寻常人,自然进不去天龙寺,但是有段誉这位镇南王世子领着,众人还是进得去的。 天龙寺并不在大理城内,而是在大理城外点苍山中岳峰之北,正式寺名叫作崇圣寺,但大理百姓叫惯了,都称之为天龙寺,背负苍山,面临洱水,极占形胜。 寺有三塔,建于唐初,大者高二百余尺,十六级,塔顶有铁铸记云:“大唐贞观尉迟敬德造。”相传天龙寺有五宝,三塔为五宝之首。 由段誉带路,林逸等人来到寺外,遥望高塔,都有些新奇,一个人除外,那就是段延庆。 段延庆最近两天,一直与亲生儿子段誉一起游玩,看得出来心情很是不错,他也没有认亲的意思,只觉得段誉好,他就好。 父爱如山,段延庆觉得段誉作为镇南王世子,要比做他四大恶人之首的儿子,要好得多。 这位延庆太子,看着天龙寺,目光复杂,当年来求枯荣大师主持公道,却被拒于门外,即便如今因为段誉放下了过往执念,心中也难免有些不平。 就在段延庆看着天龙寺,心绪难平的时候,让他心中更为不平的人出现了,只见一个面容方正的中年男子来到天龙寺外,身后跟着一些皇室护卫。 即便这个中年男子穿着一身寻常紫袍,段延庆还是一眼认了出来,这就是当今大理国主,段正明,保定帝。 保定帝见到林逸一行人,目光落在段誉身上,略有些诧异道:“誉儿?” “侄儿拜见伯父。”段誉也没想到会在天龙寺居然能遇到保定帝,笑嘻嘻的上前行了一礼,对这位皇帝也没什么敬畏,反倒很是亲近。 “这几位是?”保定帝看向林逸、木婉清、段延庆、岳老三,明知故问道,他已经听淳弟提过誉儿的事情,知道这几人的底细。 其中段延庆更是重中之重,保定帝也摸不清段延庆的意图,只是他天性方正善良,只要这位昔日的延庆太子不生事,他就当没看见这位四大恶人之首。 “这位是侄儿的救命恩人林逸,这位是侄儿红颜木婉清,这位是段先生,这位是岳老三,我们来天龙寺上香祈福。”段誉笑着介绍道,他如今才彻底搞明白段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