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胡莱 (第1/2页)
新书启航,求支持。 推荐票,章推,书单,打赏,我全都要。 月票暂时不要,因为要不起。 ——————————— 以下为正文: 太白山脉的全长约1200千米,宽400千米,纵贯半个神州大地。 而这条山脉在百年前的一场抵抗外敌的战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保存了革∞命的火种。 又因它的形态,被誉为神州大地最后的脊梁。 山的那边与山的这边好似两个世界,山脉以北则是白雪皑皑的世界,山脉以南则是春暖花开的另一个世界。 太白山脉有着最宜人的风景,其中以神州国最北方的省份之一的吉省内的一条山峰为最。 山名叫【玉柱峰】。 乃是太白山脉的一支普通的支脉,不同的是,这里的人口流动数量堪称恐∞怖。 每到旅游季节,就有无数游客登临此地寻景、拜神,也有许多喜欢探险的冒险家们结伴前往挑战。 似乎人口大量涌入这里是从二十年前开始的。 二十二年前,当地有关部门为了促进当地发展,脑袋一拍,决定在这山清水秀的地方建立风景区以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5个A的那种。 别说,这脑袋还真拍准了,从此之后,人气鼎沸。 名山要有名则需要有灵,灵气与灵龙不可轻得。 而最直接且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一座道观。 然后顺理成章的香火鼎盛。 道观叫【清心观】。 馆内道者十余人,学历最低也得是本科。 而故事就是从此地开始..... 道观的某处台阶上,有一位身穿淡蓝色道袍的青年双手后背,微眯的眼神如电般的环顾四周,似乎是在寻找目标。 若是熟人看到,自然可以认出这位的名字叫做胡莱,是附近的原居民。 一个非常胡来的名字,虽然有点儿戏,但这就是他的名字。 说起他的名字来源,那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二十四年前的夏天,一位住在深山里的老头出门的时候,就在自家门口发现了还在襁褓里的胡莱。 当然,当时的胡莱还不叫胡莱,都怪老头有文化,竟然识字,从襁褓里找到了一张绣着字的布。 上面绣着胡·莱。 然后胡莱就叫胡莱了。 这个老头姓赵,叫赵策,是在捡到胡莱不久前刚定局这里的。 捡到胡莱的那一年就六十高龄,现在的赵老头即将冲着八十四这个槛冲击。 问题不大,赵老头的身体很好,现在还能拿着鸡毛掸子抽胡莱。 —————————— 前些年,懂事的胡莱问过老头,会不会是自己那不知名姓的父母一个姓胡,一个姓莱? 其实他也并不是一定要叫胡莱的..... 老头终于恍然大悟,赞叹接受了六年义务教育的胡莱有了文化。 然后拿鸡毛掸子抽了他。 如果可以,胡莱选择拒绝。 要知道,胡莱的发音可是跟胡来一模一样啊。 搞得只要有人叫他的名字,他就觉得人家在骂他。 还有人明明在笑嘻嘻的骂他,他只能当成人家是在开玩笑。 伸手不打笑脸人嘛。 胡莱也是讲道理的,一般情况下,他是不会胡莱的。 木已成舟,胡莱的身份证上写的就是胡莱两个字,他也叫了十多年的这个名字,竟然有点感情了。 既定的事实已然无法改变,那就只能选择接受。 就像某人被按在地上摩擦,如果不能反抗那就选择enjoy其中。 因为这个名字的缘故,让胡莱吃过不少的闷亏。 而这个名字对胡莱的影响可不仅仅如此。 以社会主义接班人自居的他时刻谨记着要成为一名骄傲的,时时刻刻散发着芬芳正能量的四有青年。 但他从小到大,写的最多,最流畅的字就是胡莱.... 简直就是铭刻进脑海里了。 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而胡莱听、闻、写自己的名字何止是千遍万遍,如此说来,他上学时期成绩不好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初中毕业以后的他没有继续求学,而是回家亲自接受老头的谆谆教导。 虽然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一个独居在深山老林里的老头这么有文化。 求知欲爆棚的他问过,然后老头用鸡毛掸子叫胡莱知道一个道理:不是什么事情都会有答案,不是什么事都可以问出口。 如此这般,捂着屁∞∞股嗷嗷嗷的胡莱只能当作啥也不知道,啥也不敢问。 在家里蹲的这段时间里,也可以偶尔的选择踏入社会这个大染缸,然后被人按在地上摩擦..... 似魔鬼的爪牙... 今天的他出现在道观就是他闯荡社会的一个缩影。 胡莱长得如何,尚且不得而知,因为太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