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9章 仓溪县 (第2/2页)
大,又携带大批粮食,若是当真给流民成了气候,被疯抢一空也不是没有可能。 要知道,这里,已经是山东境内了。 数不清的灾民聚集在这片自古以来就饱受洪水肆虐的大地之上。 二皇子摇摇头,抬头望了望远处。隐约可见,那些带着敬畏和贪婪之色看着他们一行的流民。 二皇子第一次感觉到,这一行,或许会十分艰难! 仓溪县令的话,给他敲响了警钟。 他一路行来,几乎不见这样的情况。 是那些地方官府都比仓溪县令称职? 二皇子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更大的可能,他们甚至不如仓溪县。 仓溪县为求自保,至少明言只能赈济三百人三个月,其他县、州呢? 他所行之处,粥棚遍地! 焉知,不是做做样子而已。 若是人人都是做做样子,二皇子不敢想象,整个山东,百万受灾的百姓,十万流离失所的灾民,这么庞大的数字,该如何一一安置...... 莫名的,二皇子感受到一缕恐惧。 离京之前,他从来没想过这一行会失败,会把事情办砸。 二皇子神思不属,一步不动,所有人都不敢动。 良久之后,二皇子终于回过神来,第一句话就是招来王贞。 “王大人,分出三百石粮食,交给县令。” 王贞顿时道:“殿下,户部总共就调给我们八千石粮,如今还没到预定地点,若是现在就把粮食散出去,到时候无粮可用,那可怎生是好?” “本殿下自有主张,你且听令就是。” 二皇子道,转身看向仓溪县令:“本殿下给你精粮三百石,令你仓溪县再接纳一千人,你可能答应?” 仓溪县令显然没想到二皇子会如此做,作为赈济钦差,不向当地征粮,反而送粮的。 不过,若真是如此,或许山东的百姓真的有救了...... “若殿下当真给卑职三百石粮,卑职胆敢担保,三个月内,可保两千人不饿死,并且最大限度的安置流民!” 仓溪县令郑重道。 二皇子以三百石粮食让他赈济一千人,也就是每人每天有半斤粮...... 这也太足了,真的是赈济灾民,一斤粮一天完全可以够四个人之用! 二皇子面色一喜:“绝无虚言?” “卑职不敢欺瞒殿下......不过,这些人卑职不敢放入城内,只在城外赈济,这一点,还请殿下见谅。” “准!” 二皇子心下一松,如此一来,只要自己在商陵赈济得当,再有沿途州县遮挡,便不会有太多灾民流往京城。 只要不流往京城,一切都好说...... ...... 入城之后,二皇子又令王贞将所有米面搬出,就在仓溪县内,制成一张张可以久存的大饼,以方便散给沿途的灾民。 用二皇子的话来说,总得让他们,有机会可以寻觅到庇护之所,不至于发生像史书上记载的那样易子相食的惨状! 这一番话很快传出去,令整个仓溪县的百姓沸腾。 仓溪县令更是饱受鼓舞,当即组织城内百姓,为二皇子赶制面饼...... 县衙一间不大的房间之内,贾宝玉和叶皓在此修整。 “殿下到仓溪县之后,似乎有了些改变。” 叶皓如此说,贾宝玉点点头。 “对了,子衡如何看待殿下这一系列手段?” 看着叶皓已有崇拜的面色,显然对二皇子的行动举措很是满意。 贾宝玉却摇摇头:“我不知道,因为我也没有行过赈灾之举,一切所知,不过同殿下一样,只从史书中得来。 不过,不论殿下这些方法是否正确,是否最有效,殿下一番仁慈爱民之心,总是令人感动的。 相信事在人为,只要殿下坚持,一定能够将此行赈灾之事办好。” 叶皓对贾宝玉的话很是赞同:“我也相信表兄,一定能把事情办好,救山东的灾民于水火。”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