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3、使幽州(五) (第1/2页)
耶律大石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没有什么,因为大辽国要完了,随后大宋国也要完了!”李岘说道。 萧干突然哈哈大笑,把腰刀又收了起来:“哈哈,你是说大宋国也会被女真所灭?!” “这个自然,不过情况比你们要好,赵家的后代还能保有东南半壁江山,可惜耶律家的子孙却要被女真人屠戮一空。”李岘看着耶律大石,“现在金人正在全力追逐天祚皇帝,如果你们还不跑,一直呆在幽州的话,就是死路一条!” 萧干重重地哼了一声:“危言耸听!” “这都是明摆的事实,大家仔细想想也就清楚了。如果你们想走,我倒可以帮你们测出条生路,如果依然固执己见,也只当我从没说过。”李岘不理萧干,却看向耶律大石。 耶律大石沉吟了一会儿,这才与萧干交换了一下眼神,然后说道:“李宣赞有何高见,先说来听听?” 李岘摇了摇头,“带我去见萧皇后,有事当面一起说。” 萧干开口问道:“为何要面见皇后,而不是圣上?” 李岘看着他:“如果我说在下夜观天象,见帝星逝于东北,丞相信还是不信?” 耶律大石突然在一旁说道:“我信!” 天锡皇帝耶律淳看样子确实已经病入膏肓,萧干和耶律大石两人离开后,一连两天也没什么动静,辽国朝堂内部的争斗一点也不亚于东京的延福宫。 暂代朝政的萧皇后和南面丞相李处温是主张与宋国和谈的,原本作为萧皇后兄长的萧干和主管军政的耶律大石一直强烈地主战,军方的人无论如何不能接受向宋国屈辱地投降,反而是朝中的几位汉臣左企弓、虞仲文、康公弼等人力主降金,说起来有些可笑。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汉jianian家族自然有他们独特的生存之道。 第三天都快到了黄昏时分,辽国的陪同使臣突然接到从禁中发出的懿旨,要他们立刻陪着南朝使者李岘前往位于景山的瑶屿行宫等候召见。 被召见的只有李岘一人,这让另外两位宋使马扩和赵良嗣都颇为不高兴,但也没办法,因为童贯亲自指定以李岘为正使,在幽州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李岘为首。 瑶屿行宫始建于辽太宗耶律德光时期,一直是作为皇帝巡视南院的行宫来使用,经过历来的扩充修缮,已经变得规模十分宏大。耶律淳被推为皇帝之后,就从南院大王府搬到了这里,把瑶屿行宫改名为瑶华宫,来作为自己的皇宫。 李岘被引入皇宫后,并没有去正式接见各国使臣的瑶光殿,而是被带到了其后的一座偏殿天宁宫,这里现在是萧皇后代理皇帝处理朝政办公的地点。 看来耶律淳目前已经沉疴缠身,不能视政了。 宰相李处温和耶律大石两人站在门外,迎接着李岘的到来,这算是很高的规格了。 李处温身材高大,但相貌却温文儒雅,颇有南朝名臣的架式。而耶律大石今天也除了武服,穿了一身辽国二品文官服饰,似乎也想显示自己的状元底蕴出来。 李岘以为参加接见仪式的还应该有些官员,随知道进了大殿之后,只见到萧干正坐在下边陪着自己坐在正座上的皇后meimei说话,并没有其他的人员。难怪李处温和耶律大石两人会在外面出迎,原来这几人是准备开一次小型的秘密朝会。 这也正符合李岘的心意。 听马扩讲他已经说动萧皇后和李处温两人准备内附宋朝了,不过李岘一直觉得马扩的行动有些鲁莽,因为他忽略了这北辽小朝廷一些真正掌实权的人物:代理耶律淳处理南院军政事务的耶律大石,奚王府大王萧干和南院军副统制萧遏鲁等人,实际上这些人才是北辽小朝廷真正说话算数的一些人。 现在李岘要说动萧皇后和李处温两人接受他给辽人指的一条新路,一条和马扩截然不同的道路,他估计耶律大石应该会支持他,而萧干则需要彻底打消他妄图借奚部自立的想法。 皇后的桌案上摆了许多没有批改完的奏折,萧皇后名作萧普贤女,耶律家的王子只能娶奚部的女子为妻,这是辽太祖阿保机定下的规矩,表示契丹永与奚部共天下的意思。当年阿保机能够一统契丹,就是得到了述律皇后娘家奚部的全力支持。 萧皇后年青时就是美女,却嫁给了年长她二十多岁的耶律淳,据说好色的天祚帝耶律延禧经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