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出祁连_7、高阳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7、高阳关 (第2/2页)

   看来小说、演义这些东西确实不能当史书来读。

    问题是后世大张旗鼓所宣传的武大郎和西门庆墓是怎么回事?

    想到这李岘就恨不得想用杨可世手里的那根马槊锤死那些信誓旦旦地保证说是真正武大郎墓的那些“砖家”。

    可惜他现在回不去。

    “这片大泽本应该都是上好的良田才对,把好好的河道给堵塞住,是多么怕死的人才能干出来的坏事啊!这些隋唐时期丰沃的土地,得养活了多少百姓,简直是作孽呀!”李岘望着眼前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沼泽苇荡不仅感慨说道。

    “就算作孽,那也要怨的是辽人,若不是他们占据了幽州,这里怎么能成现在这样。”姚炳在一旁说道。

    “嘿嘿,打不过人家就使劲诋毁对方,这都是弱者才会干出来的事。想当年,四十多万大军,竟然被那耶律休哥……这事不说也罢!”李岘又是叹惜了一声。当年太宗皇帝雄心勃勃,想要收复燕云,也就是在这一带,四十多万宋国大军,却被那辽国大将耶律休哥六千骑兵打得四散溃逃,连那太宗皇帝也摔瘸了一条腿,落下了残疾,最后是坐着一辆驴车逃回的汴梁,这事提起来都感到丢人。

    果然刚才还满脸兴奋的曹晃脸色顿时变得十分难看,李岘在看到他的脸色后立刻醒悟过来,当年瓦桥关的那场大败仗,宋军的主帅正是曹家的老祖,被后来的无耻文人们吹嘘为大宋第一名将的曹彬。

    好吧,李岘只得在脸上挤出一个生硬的抱歉笑容出来。

    打仗是一件非常枯燥无聊的事情,尤其是在敌对的双方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战争意愿的情况下。金国的大军已经攻占了辽国的中京大定府,已经推进到了滦河一线,开始不断地派人来催促宋国尽快出兵。但是大宋国君臣实际上对于辽国还是心存余悸,只想捡桃子,并不想跟辽人进行一场硬碰硬的决战。

    于是集中在雄州和高阳关一线的十多万西军整天无所事事,军官们每天渔猎消遣,没有几人为这场宋辽之间的战争做着认真的准备。

    三月底,他实在是坐不住了,叫上翟进和刘文彦两人,带着一队护兵,来到安肃军(徐水)以北的白沟河南侧察看地形。

    “辽军的军容整肃,看样子并没有受到多少金军逼近消息的影响啊!”翟进骑在战马上,把视线从远处容城外的辽军营地上收了回来。

    “看旗帜应该是奚部的人马,奚部久居北安州和滦州,他们迁居的北安州应该是丢掉了,现在只是凭借着长城在抵御金人的南侵。真是讽刺,作为汉家屏障的长城现在反倒成了契丹人的倚仗。”李岘笑着说道,眼前是一片葱绿的旷野,后世整齐的农田现在成了牧马地,地面上的杂草已经没过了战马的小腿。

    昨天上午他们一行就抵达了宋辽边境一线,沿着白沟河南岸远远地观察着辽地的情况,出人意料的是辽人对于宋地的防备十分严密,双方的斥候在沿河两岸的活动十分频繁,把河岸两侧的草地践踏得到处狼籍。

    “大宋国如今最缺的就是安全,燕云十六州丢了,就等于是失去了北方的屏障,看看这白沟河以南,到处是一马平川之地,连个象样的山包都见不到。如果收复了燕云,那我们的边境就推进到了长城一线,在北面算是有了一圈人工修筑的屏障,那样大宋国的领土才算是完整了。到时我们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哪管那些草原上的野蛮人自己在打生打死!”刘文彦望着东北的幽州城方向,有些惆怅地说道。

    “嘿嘿,看你这点出息,我告诉你,辽国的东京道全都是广袤的平原,那里水源充足,全都是肥沃的黑土地,抓起一把黑土都能流出油来,若是种下庄稼,产量足有陇右的两倍。对于这样的地方,你有没有点想法呢?”李岘斜着眼看着刘文彦说道。

    刘文彦还没怎么反应,却见翟进这厮猛地咽了一口唾沫,一脸贪婪地说道:“你说的都是真的?”

    “这是自然,没事的时候你多看些书,没文化真的很可怕。”

    “特么的,实际上咱们应该干掉那些女真蛮子的,这些野人又不会种地,那些地方落在他们手里实在是太可惜了!”这厮很神奇地来了这么一句。

    李岘无奈地白了翟进一眼,这厮说出如此高瞻远瞩的一句话来,只是纯粹出于对那片黑土地的贪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