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 米国之行 (第2/2页)
方面抓住这个市场。 几人大概交流了一下,阿肯就跟叶青很熟一样,揽着叶青就进了现场。 这个夜店里果然播放的都是比较轻快带点节奏的歌曲,也难怪阿肯号称文艺小年轻居多。 “heyguys!What‘sup(嗨盆友们,最近怎么样啊?)” 回应他的是台下热烈的欢呼,阿肯搂着叶青说:“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一位就是我的好朋友、I‘myours的原唱Lucas,今天来到现在给大家进行表演,掌声!” 台下又是一片欢呼,但明显看出有点敷衍。 不得不说叶青有点怯场此时,台下都是陌生的异国面孔。观众和表演者更是隔得如此之近,让他几乎有些不安全的感觉。 但是表演还是要继续:“Heyguys,LucasfromChina,reverse,youreadyforthis?(嗨盆友们,我是来自中国的Lucas,溯,准备好了吗?)” 破除紧张的方式就是让音乐赶快响起。 音乐起,有少数人听过,多数人第一次听。电音,在此时的米国也不常见,于是前奏直接把台下人群带入了节奏里。 “...这一秒 只想在爱里沉溺 这世界是块冰 就让她是块冰 我可以 躲进你的身体...” 有很多人,听英文歌,其实也没有仔细听懂,更没有想过歌词的意思,更多的是享受旋律和听不懂的歌词在耳畔回响。事实证明,同样的道理对于米国文艺青年也受用。 夜店并不大,但现在舞池里多数人都随着音乐轻轻摇摆了起来。 唱完现场还是和国内观众一样热情的欢呼,比唱歌之前热烈多了。只是甚至热情的有点过了,有几个人都试图往台上爬了,天知道他们想干什么。 I‘myours同样得到了好评,这首歌倒是有不少人听过了。 溜了溜了,叶青唱完赶紧致谢。 接下来要赶去下一个场子。 一晚上赶了三个场子。 第二天,叶青去了两个学校,一个广场,一个夜店,一个电台。 倒时差?不存在的,累到倒头就睡。 第三天,叶青去了两个广场,一个学校,一个购物节,上了第一个电视访谈。 ... 白人司机开着一辆棕色房车在公路上高速行驶,他的车里是最近在米国混的有点名声的新人华国歌手Lucas,最近他的一首英文歌爬到了公告牌第3名,一首华文歌爬到了7名。 华国歌手能取得这个成绩实属罕见,不过他确实见证了这个团队有多拼。三周多,他们全国一路奔跑一路路演,当地的电视台,学校,广场,都有他们的身影。他自己作为陪伴了半程的司机都感觉自己有些吃不消。 好在歌曲质量不错,换球更是看着成绩上涨不断增加宣传力度,甚至安排了一些不错的节目。 加上叶青面对观众越来越熟练,英语也是突飞猛进。各方面的努力,终于自己歌爬到这个位置了,但也已经是极限了。 I‘myours的成绩不出乎叶青的预料,但溯的成绩完全就是个惊喜,这算是华语音乐上榜的最高成绩了。 国内媒体已经疯了,从他的歌曲进入前二十开始,国内媒体就开始疯狂吹捧。 一开始还有流年公关的影子,现在确是不得不大力压下叶青的新闻,免得面临捧杀。但公司也压不下这波吹捧,现在国内他的粉丝已经成军了,但一上来就有些粉丝开始和各家歌手撕X,公司完全就是手忙脚乱。 要不是之前粉丝组织有公司的人安排,现在恐怕更难搞。 公司不断加大了公关人手,全力控制。但真的这算是华语音乐对于欧美乐坛第一次输出,连央视都报道了,甚至在7点新闻里都有新闻,流年真是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新人歌手,突然一下被这么多人吹捧,甚至刷屏围脖等社交媒体,每周公告牌成绩出来必然刷屏热搜,肯定会引起不少人的反感。 加上其他音乐公司也是暗自憋着劲,一大波吹捧之后必然有人会接着黑叶青,流年也是不敢大意,全心准备后续战争。 而这边叶青也是整个人也到了极限,团队也觉得宣传期到这里就差不多了。 收拾回国! 房车继续往机场驶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