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演义_第一百零九回:洪锦挥师震朝歌,箕子耿直语也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九回:洪锦挥师震朝歌,箕子耿直语也急 (第2/4页)

,任由你们这帮贼子,王今后还是王吗?商汤的王位还能在吗?我的大王,你若听信了这些糊涂话,就是真糊涂了,由这般贼子来掌朝,成汤的江山必然就不保了。”

    纣王正是无度时,被箕子王爷责怪,心里有些不满意。不过,他并没有发火,就如比干当初在朝中时,若无人挑拨,纣王岂能要比干的性命。纣王极为注重成汤的荣誉,王家的声誉比其他更重要。

    但箕子的态度显然又让纣王没面子,不能让他满意。“咳咳。”咳了一声,纣王就说:“箕子王叔,你莫在这里信口雌黄,孤的王位谁能动摇?你说这些混话是何居心?咳,念你年纪大了,孤也就不责怪你了。投降,孤是第一个就不让,说什么祭伯邑考,去妖后,都是混账话,且念初次,来人,把刚才说那混话的押下去,且待有司会审。”

    飞廉听了箕子的话,也是不服,这矛头对准了他,他岂能不应变?

    “大王,箕子王爷不把你放在眼里,他这话也皆是反语呀。”

    箕子本来也就说说嘴,没把纣王放在对立面,今见飞廉如此说,纣王态度依旧暧昧,不能把握朝局,他真就怒了。当即就开口吼道:“昏君,下面大臣议论投降,你不吭声阻止,当真是要把成汤江山恭手送人,做那亡国之君吗?昏君,你也不想想,只有亡国民,哪有亡国君?你再不醒醒,远离那些祸害,成汤哪还有天下呀?昏君,你诛妻灭子,醢大臣绝人性,这些旧帐还怕没人和你算吗?”

    箕子的话,虽然在理,却是太刺耳,本来纣王是有求于大家,故而尽量不想发火,然经飞廉一挑,他暴躁的脾气就不允这逆耳之言了。箕子话音刚落,纣王也就大声责斥道:“箕子王叔,寡人敬你,你却把寡人不当,在金殿上如此肆无忌惮,寡人要不治你的罪,群臣眼中哪里还有大王?来人啦,把这老东西拖下去砍了。”

    纣王的暴脾气,众大臣都知晓,一旦爆发了,无人能挡,梅伯的故事已经告诉了他们,群臣因而都噤言,不敢开口替箕子求情。

    无人求情,飞廉却默默得意,箕子难免又骂出了声。“昏君,你不要忘了祖宗。你知不知道?天下是成汤的,我不怕死,比干王爷是我的榜样,现在这般文武大臣,都是些怕死没用的东西?平常只晓讨好,事情出来了,却连屁都没有。昏君,尤浑费仲的事情还没有过去多远,你就忘了吗?”

    尤浑费仲领兵,葬身岐山,把成汤几百年积攒的家底,强兵厉马轻易地就断送了,致使成汤的军事力量由胜到衰。

    箕子这话掐到纣王的脉搏,他就想到比干王爷在世时的好处,大商朝到了这个地步,自己是否也有责任?唉,箕子毕竟也是王叔,这样做对他是不是太过了?但是,本王若放了他,岂不没了面子?即便你是王叔,也不该在朝堂上如此这样骂本王。难道你不知,本王是王,是当今大王,不要说是你,隔了一层头皮,就是亲王叔,比干王叔在本王面前如此放肆,本王也不该相让。

    纣王年岁渐长,思想成熟了许多。他不想杀人了,杀人并不能拥得更多的支持者。亲人一个个的离开了他,纣王多少也有了醒悟之意。故而,虽下了砍杀命令,纣王却在矛盾中。语气便也放缓。

    箕子王爷,本王还在你的眼里?

    “箕子,你不要再胡言乱语,扰乱朝纲了,本王、本王,岂有、、、、、、”

    飞廉品出纣王的难处,也想起箕子王爷家丁强壮,一旦置他于死地,难免他们没有报复,或是如黄飞虎投西岐,于自己没有半点好处。而箕子迁怒,首当其冲必是自己,何不借此卖个人情,化解两下仇恨?

    飞廉乃跪倒上前求情,道:“大王,箕子王爷无理,理当责罚,但请大王看在他一心为成汤江山着想的份上,且饶他一死!让他戴罪立功?大王,大敌当前,王爷的建议,也未尝不可考虑,各家王公大臣手里都有兵马,何不集合起来,共同对抗外敌呢?”

    纣王说:“大司马之言不差,这事就交给你去办了,只不过这老东西,口没遮拦,死罪可免,活罪难饶。这次罚他出黄金二百锭,兵丁三万,至于他本人,暂且关押,待以后处置。”

    飞廉得了纣王命,把箕子王爷带走了。但他却知箕子的能耐,乃借助宽慰之名又请教了箕子。“王爷,你金殿上说出那样的话,必然有所仗义?可有教小臣的地方?”

    箕子这时候也没有吝啬了,当即向飞廉举荐了一位贤能。“飞廉大司马,本王有一位爱将,名叫孔宣,颇有万夫莫敌之勇,一直带在身边做贴身护卫,今成汤有难,我不能坐视不管,就把他交给你管理,唉,这是舍我小家,顾成汤大家了。”

    飞廉知道箕子的目的,但在此用人之际,也就顾不了许多,把孔宣请过来,宣了讨西大元帅。又按着孔宣的主意,在朝歌贴了招贤榜,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时间倒也招了不少人,会同各位王公大臣的家奴,编排一下,足足也有几十万人。闻知姜子牙兵分三路,向朝歌进发,飞廉也就把招来的兵勇分为三路,分别迎击子牙的三路兵马。

    纣王此刻精神又焕发,亲自作了剿匪总动员。哈哈,虽然是形式主义的动员大会,但在那个时候有着圣宠,对于士兵来说就是一种无上的荣誉。

    三军得了备战的指示后,军心大振,浩浩荡荡就开向了前线。

    箕子的家臣孔宣,与镇殿将军晁田、羽林军首领殷破败三人,分别为三路军的元帅。他们肩负着纣王的重托,兵分三路,在牧野大地和飞虎、洪锦、李靖的三支部队分别遇上了。

    其他两路大军在战场上的情形且留待后面分解。这里先来分解孔宣的队伍,这支兵马以箕子王爷卫队为主,平常训练有素,战斗力很强。

    这支卫队里,孔宣有四个结义的兄弟,他们分别有诨号,叫做污秀才,咕唧,田鸡,鹳鸟,当然,这些都是大伙儿起的浑名,不是他们的本名。

    秀才本名邬文化,平常说话酸溜溜掉脑袋,天南海北典故都知道一些,所以大家都叫他有才。人因为秀气,故就直接称为秀才了,其本名倒是没人叫了。当然,此秀才与后世科举考试中的秀才不一样。

    咕唧自然是说话唧唧咕咕之人,做事磨叽,暗里嘀咕。田鸡则是身材秀小之人,因练就一身奇怪的功夫,若是青蛙胀腹,双眼暴突,四肢张扬,自然被同伴戏耍名之。鹳鸟的本意不是他的美丽,而是孔宣的宠玩,常打扮若孔雀飞鸟之类,但偏偏他身材高大,脖子长腿也长,就不伦不类如鹳鸟。

    与孔宣一样,他们五人皆有异能。展示之后,飞廉就许诺他们,退周武王之兵,都封他们为一方诸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