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四章 永宁建镇 (第2/2页)
不力者,斩!……” 每一个“斩”字,都如惊雷炸响一般,滚过每一个士兵的心头。 这也是梁铮事先安排好的。 慈不掌兵! 毕竟线列战术模式最考验的就是纪律——纪律高于生命,一旦人的求生本能压过纪律,线列就要立刻崩溃。 这也是近代军队区别于封建军队的本质,因为等级制度的存在,使得封建军队中有着无数比规则高得多的优先权。可是在梁铮的军队里,荣誉、规则是至高无上的存在。 所以除了用保卫家园的精神来激励大家,梁铮也制定这近乎残酷的军规,除了十八禁十八斩,还有鞭刑、棍刑……而且全部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以起到震撼效果。 “没有挨过鞭子的士兵,简直就是亵渎一样的存在。” 这是梁铮亲口对苏清和说过的话。 当然,除了荣誉感、团队感,纪律感,梁铮还准备了远较普通卫所官军丰厚的军饷:凡是参军的士兵,每人每个月可以领取饷粮3石。 不要小看这3石,在崇祯年间,连朝廷正规的马军,一年的饷粮也不过24石而已,还经常空饷。 这也是为什么曾经打得蒙古铁骑抱头鼠窜的大明军队,到了崇祯年间经常会那么不经打,根本扛不住满清的八旗兵,有的时候甚至一触即溃。 士兵们吃不饱饭,空着肚子,可怎么打仗?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能让士兵们经受得住接下来残酷的训练中,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能够真正的做到疾如风、徐如林、不动如山和言行禁止。 其次,梁铮还参照北洋军制,抽20名最精悍的士卒建立自己的亲卫排,把剩下的480人分派为两个营,每营四队,由苏清和、徐虎分别担任营正,并制定了基础的步兵cao典: 进攻守则: 1、听从号令装填滑膛枪; 2、维持现在的阵形行军接近敌阵; 3、与敌阵距离约200米处,减缓行军速度; 4、与敌阵距离约100米处停止; 5、听从号令用滑膛枪对准敌军; 6、每列向敌阵一齐射击、再装填、再一齐射击(反复); 7、当敌阵十分混乱,阵形大乱之时,听从号令装备刺刀; 8、全军突击。 防御守则: …… 这听上去有些简单,对于一名士兵,实现起来也并不困难。但在血rou横飞战场保持一个个队列,作出整齐统一的动作,不受身旁上演的死亡乐章的影响,这就难了。 “都听好了!” 高高的筑台上,密集的雨珠早已打湿了梁铮身上的军装,漂亮的三角帽也在不断地往下滴着水…… 然而他却浑然不觉,两眼冷冷向下一扫,旗下的士兵们一个个昂首挺胸,目不邪视,偌大校场竟是一声咳嗽不闻。 因为在每一具年轻的身体中,此刻都燃烧着一个肃然的灵魂,尽管他们的面目各不相同,却都同样书写着—— 刚毅! “本人一届书生,原不该站在这里。”梁铮朗声说道,“但朝廷既委我重任,授我节钺,专司伐盗剿贼,不能不勉力从事。军规虽酷,本将军愿与诸位共守!今天我话放在这个地方——在这个镇军之中,自我梁铮开始,下至每一个士兵,无可例外!” 一番话说出,台下顿时轰然炸响,人人面上都忍不住地射出了震撼的神情。 在古代,越高级的将领特权越大,军法面前人人平等,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然而梁铮既然让军规至上的观念深入人心,自然要自“我”做起,否则一旦有一个例外的人,那么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这“军规至上”就是儿戏。 所以…… “来人!立碑!” 雷鸣般的震吼中,五米多高的铁牌被拉了起来,矗立在辕门之侧,上头镌刻着“军规以下,一罪同仁”八个大字,犹如沉默的巨兽,瞪视着校场,瞪进了每一个士兵的灵魂。 但梁铮知道…… 今天做的这些,仅仅只是开始…… 为了让他们真正具备战斗力,能够排着整齐的队形,就算对面射来遮天蔽日的弓箭,就算自己身边的人一个个的倒下,也依然毫无惧色,成为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斗素质高的军队…… 接下来近乎残酷的训练,才是重点。 梁铮抬起头,看着远处阴霾的天色,听着远处沉雷般的炮响,深幽如潭的眼瞳中绽放出了璨然精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