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五章 为何读书 (第2/2页)
有几人? 是执稚除暴的张良,持节守忠的苏武,固守雎阳的张巡,还是那死而后已的武侯? 你们可知他们是用什么将自己的名字刻在这史书之中的? 是用他们半生的苦难,用他们胸中不屈信念,用他们每一块骨头里的傲气,化血为墨,以傲骨为笔,将胸中这一口浩然正气铭刻在了史书之中。 那么现在你们还能认为自己能做到吗?当然也可以说能,在先贤们的那个时代,一定也有很多这样意气风发的少年,认为自己能做到。 然而后来他们去哪里了呢?或籍籍无名,或名噪一时。或归于山野,或隐于市井,或高座庙堂或牧守一方。更有甚者深陷官场泥潭,尔虞我诈,玩弄权术欺压良善。最终成为了自己曾经最为鄙夷的那一种人。 这才是我们大多数人会走的那一条路。 这么说来未免泄气,难道我们十年寒窗苦读,最终是为了走上一条自己不愿走的路吗?然也! 没有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会愿意走那样一条路,然而人生漫漫,前路有时难,在压力面前一次次退缩,在苦难面前一次次让步,在诱惑面前一次次妥协。直至自己再也记不起当初那个少年的模样。 事实如此,没有谁能避的了,这条路的尽头是什么,谁都无法预料,更无法自己左右。” 底下众学子听闻王浩这段掷地有声却又让人无比泄气的长篇大论皆都默默无言。 在王教授的话中,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己父辈的影子。 国子监的学生,其家中长辈多有在朝中任职者,在外人眼中,他们都是一些公忠体国,忧国忧民的忠臣良将,然而只有他们才知道,真相其实并非如此。 在上官面前趋炎附势,在下属面前颐指气使。为了朝堂之上的一言得失,或沾沾自喜,或揣揣不安。 更有甚者以权谋私利,以势欺旁人,亦有不少阴奉阳为,虚应其事得过且过者。 难道自己苦读半生,竟是为了成为那样的人吗?这怎能让人甘心,又怎能让人接受! 看着众学子茫然无措的耷拉着脑袋,仿佛是受了莫大的打击般,王浩深吸口气继续道。 “说到这里,回头再问,吾辈为何读书?不为苍生,不为黎民,不为将来,不为以后,那些都是虚的,喊得再响亮,也不过只是一个口号而已。 那么吾辈到底是为何而读书?两个字,“初心”!这才是你现在拥有的东西,才是你现在看得到摸得着东西,为自己的这份初心而读书,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不论将来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至少现在的你是意气风发的,是朝气蓬勃的。 初心不改,少年不死!” “初心不改,少年不死?”有学子喃喃重复几遍,忽然猛的起身向王浩慎而重之地一揖到底,“谢先生为学生解惑。” 很快,其余学生纷纷响应。 “既然如此,今日王某就起个头,留一分你我的初心在这里。 想必大家入山之时也看到咱们义学的山门之前有一块无字碑,今天咱们每人写下一句格言,刻于那石碑之上。 不为其他,只为有朝一日你深陷泥潭迷失自我之时,能够想起在某个地方,还留自己的半缕赤子心,能够有勇气回来这里看一眼自己年少时的模样,继而让自己能有勇气在逆流之中向前迈上一步,这便足够。” 所谓大贤,也不过就是在逆流之中向前迈了一步。 取来笔墨,王浩率先提笔一书而就,笔是旧笔,毫毛稀疏,这倒也好,沾了浓墨直接拿来当硬笔使了,写出的几个字倒也不算难看。 纸是最便宜的麻纸,而心确是最珍贵的初心。 “不负少年头”。曾经写下这句话的那个少年,终究还是负了少年头,福负了国人负了天下人。今日就让这句话来警醒自己吧。 “他又在这里忽悠单纯少年了,月娥meimei你可别着了他的道。”还玉不知道什么时候溜到了柳月娥身边,凑近她的耳朵低声打着预防针。 这是作为医生的职业病,总是着眼防患于未然,看着柳月娥双眼迷离一副小迷妹的痴傻模样,还玉就知道要坏事了,赶紧上前往王浩身上泼了一盆脏水。 柳月娥闻言醒过神来,一脸疑惑的看着还玉,心说王公子说得很好呀,这还玉jiejie说的也太打击人了。 “你看他的嘴角,正在jianian笑呢,月娥meimei可要知道,他是一个商人,商人行事,唯利而已,都是有目的的。”还玉继续鬼鬼祟祟地使劲泼脏水。 “jiejie请别再说了,月娥知道王公子不是那样的人。”顺着还玉所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他似乎的确是在微笑,但月娥仍无法接受还玉如此污蔑王公子。 仿佛是听到她俩的谈话,王浩扭头朝两人所在的方向望了望,看到还玉鬼鬼祟祟的模样,心中了然,这妮子又在打什么所谓的预防针了。 遂眯起眼睛微微点头给出一记蒙娜丽莎式的神秘微笑。 “呐呐呐,你看你快看,就是那样,你看到没……”看着王浩搓破自己的表情,还玉反而兴奋起来了。 柳月娥呆呆的看着王浩的模样,也变得迷茫起来,可是…… 吾辈为何读书,说的挺对的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