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廿四章 初读《金刚经》 (第2/3页)
了起来。 “第一品,法会因由分。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夏方本是怀着极大好奇心和对老和尚的喜爱,虽然不知道到底什么是《金刚经》,但却愿意听话。只是听老和尚念完这第一品,登时云里雾里,完全摸不着头绪。 老和尚看着夏方脸上的表情,解释说:“这《金刚经》第一品,还不到佛法要义,只是讲佛祖与众比丘宣讲《金刚经》之前的情景。舍卫国,就是佛祖所在的地方,祇树给孤独园是佛祖讲经的场所。“ 夏方听了也没觉出什么,倒是朱五四听得一脸欣喜。 夏方看着朱五四的小脸,笑得红扑扑的,低声问他:“你笑个什么,你听得懂了?“ 朱五四还笑着:“好像有点懂。“ 夏方低声问:“你知道哪个是佛祖?“ 朱五四说:“当然知道,就是三个和尚睡觉的地方—大雄宝殿中间坐着的那个,耳朵垂到肩上,微闭双眼,不怒自威,不笑自善那个。“ 夏方吃惊:“学功夫慢,学这个倒是挺快。“ 朱五四听得欣喜,不禁双手合十,看着老和尚,继续听老和尚说。 老和尚不怒也不笑,面上又恢复平静,接着诵道:“第二品,善现启请分。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老和尚诵完第二品。 夏方已经完全迷失,莫说完全懂了这经书所讲,连其中只言片字都难理解,转脸看看朱五四,朱五四依旧双掌合十,恭恭敬敬听着,脸上依旧挂着微笑。 夏方心想:“若是些武功口诀还好说,自己参悟参悟,找找xue位,打上几套也就胸有成竹了,这佛经讲的,哪跟哪都不挨着,字句之间晦涩得很,实在无法搞懂。“ 老和尚又解释道:“这一品,讲的是佛祖传经,答众弟子问‘云何降伏其心’。须菩提,是佛祖座前十大弟子之一,是佛祖座下弟子证得阿罗汉果的第一人。“ 夏方下意识问:“什么果子?” 老和尚答:“阿罗汉果。” 夏方迷茫,接着问:“这是长在哪里的果?” 老和尚也不犹豫:“长在心里的果。” 夏方锲而不舍,接着问:“心里还能长果子?” 老和尚说:“心里有很多果子。” 夏方大笑:“老师傅开玩笑,心里要是长了很多果子,那很多果子熟了离了枝,岂不在身体里砸坏了自己。” 食色和尚伸手握着拳头就要砸在夏方头上,夏方吓得一闪,老和尚摆摆手,示意食色和尚停手。 老和尚说:“心里的果不是树上的果,树上的果熟了便落在地上,或被人吃了,或风蚀为泥,只是不管是人吃了还是风蚀了,最后都要成泥;心里的果熟了,却就无形中消失了,果越熟,心越空。所以心里的果不怕风蚀,也不会被人吃了。树上的果要成泥,人的身体终有一日也要成泥,但是心里的果,却不会。” 夏方苦恼着摇摇头。 朱五四却越听越欢喜。 老和尚见两个孩子悟性各有高低,解释道:“这一品是须菩提发问,下一品是佛祖作答。须菩提问‘云何降伏其心,佛祖答‘如是降伏其心’。两位少爷可知何为‘降伏其心‘?” 夏方头摇得像拨浪鼓,朱五四却点点头。 夏方吃惊地看着朱五四。 老和尚欣喜,指着朱五四说:“那你来说说‘何为降伏其心‘?” 朱五四欢喜道:“降是方法,伏是自己,所谓降伏,就是清净自己的心。” 老和尚大喜,夏方和喝酒和尚大惊。 老和尚很满意,接着问:“那你有方法降伏自己的心吗?” 朱五四开心地说:“没有。” 老和尚和喝酒哈哈笑起来。 夏方也笑得前仰后合。 朱五四被众人笑得害羞,也红着脸一起笑起来。 老和尚接着诵起来:“下面就讲讲,佛祖所说的,‘如是降伏其心‘的方法。” 老和尚说完接着诵起来:“第三品大乘正宗分。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这一品诵完,夏方已经昏昏欲睡了,只有朱五四还痴痴听着。 老和尚见状,干咳了两声,夏方听见,摇头晃脑挺了挺精神。 老和尚解释说:“一切众生之类,均在佛祖此言中。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尽是六道众生。你们二人谁知道,何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 夏方依旧苦恼着,朱五四依旧听得津津有味。 老和尚笑着指着朱五四问:“你还能答吗?” 朱五四歪着头想了想说:“卵生简单,鸡鸭这里一类动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