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剑流影_二百一十三混浊斜影结成幕,连袂朝堂情可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百一十三混浊斜影结成幕,连袂朝堂情可堪 (第1/4页)

    遣走蓝少宝后,不过俄顷,柳枫忽然折步唤来一名女婢,命其叫回已经走远的蓝少宝,另行交待杨澈被俘之事。

    眭听轩见短短时间内,他主意已变,不由奇怪道:“柳师兄,你可是……”

    柳枫直截了当道:“我怀疑那中箭的人不是杨澈!”

    眭听轩亦皱眉道:“的确有此可能!他这样一个处心积虑的人,又怎会舍下萧然居的一切,不顾后果,自行离开呢?”

    柳枫点头道:“就算士兵们箭无虚发,可要将他射伤,也非易事,适才一时大意,只当从密道遁出者,定是杨澈无疑,不曾细问少宝。”

    眭听轩思虑道:“他们不识杨澈,兴许将人认错了!”

    柳枫彻悟道:“糟了,那地宫之内,除了我们之外,幸存者可还有陆师与陆重,我们走出时,却未见他们二人!”

    眭听轩大惊道:“杨澈是个嫉恶如仇的人,陆师兄弟此番前来杀他,他又岂会留着这两个活口,日后为患?”

    柳枫接话道:“当时陆师兄弟被我们阻在铁闸外面,究竟那机关另一头是什么,我们不是造机关者,全不知情,也或者它未必就是个死路,更何况待我们走后,杨澈大可以遣小四儿将人放出来,留待后用!”

    眭听轩完全同意柳枫的看法,待将蓝少宝叫来一询,经验证,果然那人是陆重。事实上,也正如他们所猜那般,陆师与陆重误中机关,后来落入杨澈手中,杨澈潜入密道,便抓陆重投石问路。

    自来萧然居,因陆重露面极少,蓝少宝还未曾与之打过照面,倒是秦世英与谭峭识得,只可惜三人各有分工,并不在一处守候。

    萧然居建有密道无数,所以柳枫事先就命蓝少宝引兵上山,包围萧然居,尤其是清和园,但凡通道,都是必查之处。

    秦世英与谭峭则在周围溜达,以防有人来袭。

    偏巧不巧,陆重被人从密道口丢出,众唐兵闻声,以为是贼,齐齐放箭。

    柳枫闻之,极是担忧杨澈行踪,其人此举明显是想调虎离山,一旦众人得知杨澈伏罪,守卫松懈,他或逃或躲,也或者藏匿萧然居内,只待自己撤兵后,重拾萧然居。

    倘若此人果真躲在暗中,那么萧然居还是不得太平,萧从霄便仍然是危险的。

    是以急赶萧从霄处,柳枫一路上都心事重重,眭听轩看在眼内,赶上数步,道:“柳师兄,依你看,这杨澈从密道遁走,若被其成功逃走,他会作何打算?”

    柳枫冷哼一声,想也没想,便摆下脸道:“还有何处可去?这荆山前后都有士兵把守,不是朱营,便是唐营。可他显见没有与我决一死战的想法,若与我们单打独斗,胜算几何,我想他也没有足够把握,就算将你我也逐一打败,那也还有少宝及谭真人。当年他与谭真人为友,不过就是加以利用,所以借此熟识弘冀,可谭真人虽然洒脱于世,秉性却是耿直,若发觉杨澈有暗害弘冀之心,势必不肯善罢干休。”

    眭听轩也道:“那是自然,若燕王出事,天子必将动怒,免不得要株连谭真人。我也深信谭真人非是贪生怕死之人,然为人者,若遇人不淑,为其欺骗,一点也不憎恨,是不可能的。谭真人绝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发生,而且他和唐皇还颇有渊源。”

    蓝少宝听二人一席话,在侧插言道:“自少主进入清和园闯阵后,少宝看得出,谭真人的确很担心燕王安危,不时会在附近徘徊……”

    一言及此,他猛然想起一事,从袖中摸出一物,交与柳枫道:“对了,刚刚有人来报,谭真人得知陆重伏法,且燕王与少主都安全无恙,业已离开此地。去前,留书一封,特意交代少主亲启!”

    柳枫接信,入目即见‘李贤侄见启’几字,不禁微露惊讶之色,如何也想不透谭峭因何留书与自己。

    他与谭峭萍水相逢,并不熟稔,今次同住萧然居,也少有机会往来,当下疑惑着拆信,只见那信写着:

    与令师相交一场,故而于今来看其徒,也当是为贫道那孽徒而来,姑且称一声李贤侄吧!

    柳枫看到此处,已然惊呆,未想谭峭竟提及师尊天一老人,念及师尊多年教导情义,他一时激动,只管将那信拿牢,目不转睛地往下看:

    贫道昔年游历天下各山,曾与令师相交,一来一往,想来已有八载馀焉,忽闻友人门下长弟子兴兵祸乱,更兼残害百姓,以致他百年人生毁于此。

    他们为贤侄师长,并力欺负贤侄一介小辈,本不应该,然此中牵扯家仇国恨,令师思虑再三,怕你等仇恨已深,再无言和之日,特来解此纷争。

    贤侄该明白,令师虽乃隐士,年事已高,让令师撇手认之,又见不得他们欺凌贤侄,故逗留江淮不去,今未至濠州与李贤侄见面,却久在清淮节度使彭允镐处助力,阻止了朱友珪从正阳关闯入唐境的气焰。

    目下有令师在,朱友珪心怀忌惮,当不敢轻易挑衅。

    令师期盼贤侄此战告捷,早日赴正阳关与他会合。

    贤侄御敌辛苦,还有那之焕侄儿,心性软弱,常受两位师长的威吓,做下那一桩又一桩的蠢事。

    贫道见友人终日愁闷,便来濠州为贤侄们解难,顺道教训贫道那个孽徒祀儿。

    可惜一场功夫,之焕侄儿溺水而亡,贫道难辞其咎也。

    论及贫道那孽徒祀儿,贤侄可能有疑惑,现将一切告知贤侄。

    此子自小为贫道收养,为人机警过甚,常会在贫道面前示好。八年前,贫道与令师为友,常赴江湖名山遨游,一起把酒长谈,此子趁机献媚,也不知被他用了何种方法,竟学会了令师的迷踪步。

    原先贫道不知,直至近月事发,才忽从他以前遗留的蛛丝马迹中,获悉他乃朱友贞之子的事实,想来太白派的功夫,其父也传授了他不少。

    贤侄要多加小心,提防他的缩骨功。

    一次在令师疏忽之际,他偷走了令师一本《九转易容经》,从此远离贫道,自修易容术,封号百变神君。

    日前贫道听闻贤侄被一个死而复生的‘李双白’唬弄,贫道猜测当是孽徒所为。可怜贤侄智勇双佳,既有得义士相助,又有燕王力保,当是有福之人,却怎奈贫道那孽徒作祟,误了贤侄前程,教贫道有愧唐皇,无颜见其面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