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百五十八履迹纤纤斜挽照,何时我辈解愁眠 (第1/2页)
时值盛夏朝食,天上流金铄石,四方镇那片树林绿树成荫。 朱友贞此刻正一动不动地站在林外,武士们被送走,他并没有离开。 他瞅着树木擎天,若有所思,似乎想从中看出不同,猛闻一阵凄凄咽咽的箫声入耳,朱友贞扭头探视声音来处,提起脚步,飞快地朝那头奔了过去。 一个吹箫人立在一处坡上,旁边草木浓绿,一株株油桐盎然立于骄阳下。 那人手持洞箫,闻朱友贞来近,及时将箫一停,朱友贞在他身后止步,口气异常温润地道:“在这里站了多少时辰?” 那人一身白衣,从背影望去,可见头上羽冠束发,浑身雪白,可谓洁然出世,纤尘不染。他并未转身,仍旧背对朱友贞,不疾不徐地回道:“你在那里站了多久,我便等了多久!” 朱友贞叹息一声,忽然四下看过两眼,回视白衣人道:“这里讲话不方便。” 那白衣人展开双臂,身形即起,冲向高空,道:“朝天楼!” 朝天楼位于四方镇西边,相距百里,朱友贞与白衣人分别施展轻功,分开行走,他似乎有所顾忌,始终与白衣人保持一定距离。 行走一阵,两人各在半道寻来一匹马,扬鞭疾驰,一前一后踏入朝天楼内。 昔日李双白于朝天楼命丧,那时尚算盛名之地,如今里面却萧条寂静,冷清且荒凉。 朱友贞进去后,白衣人早已等候在内,闻得朱友贞入楼,揭下面上的脸谱面具,同时将身子转过,刹那间,只见他风华四射,风流逼人,任谁也无法将这张脸与李双白联系一起。 这其中是否有些讽刺?往昔这张脸的主人丧命于朱友贞掌下,如今却又在此聚首,非但如此,两人更面带笑容,温和相对,他们俱在楼内环视了一圈,又回首一笑。 白衣人握着手里的脸谱面具,讥诮道:“真有意思,又是这个地方!”抬目望了朱友贞一眼,突然叫道:“父——” 他方待出口,朱友贞脸色立变,连忙将手一摆,止住话头道:“不要这么称呼,事情未成,免得走漏风声。” 白衣人像是不依,脱口道:“怕什么,您胆子未免太小,又没有别人,这里的人一早就被遣走了!” 朱友贞不为所动,仍是十分谨慎道:“还是小心一些好,隔墙有耳!”又四下环顾一番,左右看看。 镇定了一会儿,朱友贞问道:“刚才在林外,我与他们说话,你都听见了?” 白衣人背过身,略一点头,道:“我还看到有人救走了李泗义。” 朱友贞闻言变色,立喝道:“谁?” 白衣人似乎料定他有这等反应,也不奇怪,从容道:“一个黑衣人!” 如此,朱友贞反倒不急了,轻语反诘道:“哦?” 白衣人却在此际突出一句:“八成是柳枫!” 朱友贞问:“为何如此肯定?” 白衣人一面回忆赵铭希离开湖边的事情,一面想着黑衣人突然现身,拽走李泗义的情景,沉浸当中,缓缓道:“因为他方才施展的是‘御影萍踪步法’,这套逃生的轻功步法,出自太白派,凡其门人俱有修炼!” 朱友贞笑了笑道:“那也未必是柳枫。” 白衣人霍然转身迎视朱友贞,冷声道:“难道还有别人?太白派的门人当中,可只有他最是可疑。” 朱友贞暗叹一声,耐心地道:“你忘了,月明教与清居苑都是红线女的一脉,这个黑衣人也许是李征,也许是月明教内的某个人,要知道,月明教内任何一个有资历的弟子,都会御影萍踪步法。” 白衣人面色一变,又一愣,显得有些吃惊这个答案,低首想了一阵,忽然极是肯定地道:“不会是李征。” 朱友贞忍不住提示道:“现在也许他仍在长安,但将来就不一定了。” 白衣人道:“我昨晚潜入濠州城内,刘浩瀚那件事才发生,况且李征入城事大,不可能毫无风声,事情也万不会揭发如此之快,我料若清居苑得知消息,有所行动,我碰到的第一个人,应该是李朝才对。” 朱友贞一笑,道:“你如此自信?” 白衣人亦朗声发笑,道:“当然了,她是我妻子,听闻我依然在世,岂有不来查个明白之理?” 朱友贞悦然道:“那么近几日,你可要好好地留在此处,仔细守住沿途道路,留意他们一举一动。” 那人将洞箫别在腰间,及时抱拳道:“遵命!” 安排好这一切,朱友贞悠然回到四方镇,去药庐暗室查看了一番,由于程之焕炼制丹药,里面药渣遍布,满室狼藉,药物混在一起,他也分不清种类,索性不再劳神,未免发生哄乱现象,他并未将毒林的危机告知镇内百姓,而是静静等候端木静的消息,好在完好的碧水丹尚有剩余,足以应付几日。 他深知端木静办事利索,定然不会辜负他的期望,必能在最短时间内,请来苏州神医苏视忠。 另一头,在他授命下,燕千崇也准备赶去泗州,求见造船师张衍。 燕千崇以受伤为由,讨来一顶轿子,与张雨儿乘轿出镇,待二人赶至石桥镇,听说简文趁其父简御不备,亲自领了一帮黑云铁骑,朝淮河进发而去。 燕千崇想及日前夜下水战,简文与柳枫那一场对决,本着柳枫无理由放过简文的态度,对此事存疑,一方面认为简文可能为其父出气,亦为当晚落败一雪前耻,另一方面,他又觉得此中颇有蹊跷。 简文带兵赶至淮河,堑壕修筑工事早已完毕,柳世龙等人也已各就各位。 今日中午,甚是奇怪,一大早,便不见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