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百零六冷寂无怜风过处,不识他山人难测下 (第3/3页)
能要!” 雨儿大吃一惊,盯着燕千崇道:“为什么?我要这个孩子!” 燕千崇转过身,一拳砸在巷壁上,痛苦地道:“像我这样的,哪里还有未来?投身神策军,此生唯命是从,生死交由天定,我死了——” 雨儿望着他,坚定地道:“千崇,我愿意跟着你!” 燕千崇摇晃她的肩头,说道:“雨儿,不要傻了,生下孩子,被我师父发觉,你会——你会——倒时不但是你活不了,连孩子也会——”说至此处,再也说不下去,良久才失声道:“如果要你日后因孩子而痛苦,我情愿不要!快把孩子拿掉,逃的越远越好!如果我还有什么事能为你做,只有这件事了。” 雨儿倒跌两步,固执道:“我不要,这是你的孩子,我要他!” 燕千崇赶上两步,劝解道:“别傻了,怀着孩子,你是跑不远的,听话!” 雨儿见他情绪失控,猛然扑到他的怀里,哭泣道:“千崇,让我们在一起吧,你去哪儿,我就去哪儿,没有你,什么地方我都不想去!” 燕千崇闻言全身一震,拉住她的手,目中闪过一丝坚定,点头道:“好,我们一起走!” 两人拉着手,飞步出了小巷。 不多会儿,来到一家店外,燕千崇见槐树下拴着一匹骏马,拖着一架尚算豪华的马车,因左近正有战事,到处乱糟糟的,清居苑一些武士正四下捉拿可疑之人,这燕千崇急于离去,看见这匹马,立刻趁人不备,拽住那马缰。 却说这马主人不是别个,是赵铭希,这也是一家客栈,起了战事,店主人收拾行李,准备逃命,赵铭希身中剧毒,祭月生怕他累着,下了马车,扶赵铭希进店歇息。 两人才坐下,便听得马嘶,赵铭希警觉,握在手中的纸扇,随即脱手,向燕千崇手腕疾削。 燕千崇手臂微起,纸扇已急袭过来,拉着马缰的手登时一紧,让开这一招,那马却因他这一力道偏失,再次惊嘶。 纸扇不偏不倚,将马打中,那马负痛,甩头向一旁跑,燕千崇又用力将马拽回。 他长剑一挑,纸扇划作碎片,只剩下残碎的竹签,反弹回赵铭希手上,赵铭希面色苍白,显得虚弱,却也将弹指点上竹签,当下只见根根竹签飞奔燕千崇上三路。 燕千崇挡了上面,挡不了下面,顾左不能顾右,胳膊立即被划开一道口子,一根竹签扎在手面。 他只得弃了马匹,拽住雨儿,快步离去。 客店老板正要逃命,见此不免忧心道:大白天,长的人模人样,竟明目张胆地抢东西。 祭月坐在赵铭希旁边,双眉紧锁,诧异道:“原来是他,十一年前走动江湖的‘千崇子’,他不是死了吗?”遂低头思索。 如此混乱的场面,天绍青也在街上行走,夜晚逃离玄天门,本欲折回清居苑,却不想战事骤然来到,李征率领数多家族亲征,因而昨夜她都没有休息,今日更与人奔走相告,转移灞桥一带的百姓。 毕了,她走上大街,猛然听到有人在前面叫:“青儿姑娘!” 天绍青疑惑,那人已跑了过来,定睛一看,她只觉得十分眼熟。 这人是个与她年龄相仿的女子,虽没有她的长眉连娟,微睇绵藐,也生的清丽娟秀,来到跟前,见她不说话,笑着道:“我是小月啊,去年在甑山一处庙里,你曾以一粒丹药,救过我的婆婆,记得么?” 天绍青立刻恍然道:“噢,原来是你!” 当初离开甑山别苑,她身受重伤,柳枫曾经向人求来还魂丹,却被她用来赠给一个老婆婆,当时陪伴老婆婆的,就是这位小月姑娘。 想起此事,天绍青不禁展颜。 此事她几乎都要忘记了,那位小月姑娘居然还记得,再见天绍青,异常兴奋,从身上拿出一粒药,递给她道:“施恩不望报,这药就当是承青儿姑娘当初的仗义,姑娘可要妥善保管,这药乃我家主人鬼医子炼制,可是千金难求,能解百毒,更有起死回生之效。如果它日你有难,可服此药。”说罢,将药塞给天绍青,转身走开。 “姑娘,这——”天绍青迟疑。 那走远的小月回首道:“我家主人鬼医子先生还在那里等我,我是正巧看见青儿姑娘在此,特意过来打个招呼,他们都在到处抓人,我可要走了呢。”说着,给天绍青指了指街角。 十丈开外,天绍青当即看到一个中年男子,在他身旁,还站着飞天圣女张萍,另外有一个戴着面具的白发老者。 张萍神情肃穆,非常安静。 中年男人望见天绍青,颔首微笑,天绍青并不知道,这人就是闻名天下的鬼医子,因而只是礼节性地笑笑,那小月也已跑了过去,转眼,一行人消失在街头。 夜忽然沉寂下来,朱思啸引领的神策军,在没有多大伤亡的情况下,忽然收兵,李征引人去追,却被摆了个空城计,只得撤军,收拾残局。 天绍青也便得空再上太乙山。 如此沉寂的夜色,无面老人与柳枫的打杀,依旧激烈,丝毫不歇,在太乙山的一处深谷进行着。 周围百来号神策军高呼:“上将军有天灵保佑,上将军必胜……”声音几度在山谷回响。 风势加大,这一惊呼后,有人亮起了火把。 火光映照下,端木静猛然钻入一个树洞,取出一把瑶琴,正襟危坐,在不远处的坡上弹奏起来。 紫衫迎风激荡,夜色衬得她更加娇艳,丰神冶丽,丰容靓饰。 她目光放远,专注地瞧着打斗中的柳枫与无面老人,开始清吟浅唱: 我奋身赴难 风也寂夜也寂 寥寥苍生寂 天地一片苍茫 欢笑的记忆 远在了中原 离了长安 数度春秋来望 茶几凉 半生去 俱化了轻弹 今夜啸声再起 家乡玉笛响 风寂 妙妙妙 士兵们听了,也相继唱了起来,这曲子经此激发,更加激越铿锵,加上士兵们雄厚的腔调,一时间,余韵盘旋山谷,充满士气。 无面老人受此鼓舞,更是亢奋有力。 就连柳枫听罢,耳畔亦全是锵锵回音,遍遍想起自己的家国故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