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九章 荡平了就是 (第2/2页)
事,借着福大帅这棵大树,还愁日后荣华富贵?” 陆炎沉默,旋即摇了摇头。他还想在做最后一把努力,帮助林爽文和庄大田拿下台湾。此时若是投靠了福康安,那跟背盟弃誓没什么区别了。 不到万不得已,他还不想走这条路。 伍拉纳本以为已经说动了陆炎,见他又是推辞拒绝,心下失望,又开始喝起闷酒来。 两人开始不谈正事,闲扯起来。推杯换盏,划拳行令。 陆炎又把伍拉纳喝倒了,接着又开始摸伍拉纳身上的钥匙。 没了。 估计是怕又丢失文件,所有额外的钥匙全部收走了。 陆炎将身上那本没还回去的奏报塞了塞,自己回屋去了。 他今天凌晨趁着守卫不注意,又将这个奏本从那间无人的屋子拿了回来,准备放回去。可没想到伍拉纳身上已经没了钥匙.... 陆炎回到自己的屋内,点燃一根蜡烛,翻了翻这本奏报。 里面记载的内容,无非是后方粮草征集的事情,并没有什么特殊的,难怪福康安也没怎么大动干戈。 陆炎不以为意,往桌上一摔,却一下打翻了蜡烛。 蜡烛倒在这本奏报上,烧了起来。陆炎连打带拍,将小火苗扑灭,但奏报却烧出一个洞。 这下恐怕也没法送回去了吧。陆炎有些懊恼,决定干脆烧掉算了,省的惹麻烦。 就在他拿起奏报的那一刻,忽然发现烧出的大洞里面,好像还夹着什么东西。 陆炎心中一动,将破洞撕开。里面有个夹层,塞着一张小小的纸条。 纸条是写给福康安的。 什么消息,还需要用这么机密的方式传递? 陆炎出于好奇,重新点好蜡烛,借着微微烛光,他仔细阅读了起来。 密信中所述三件事。 第一,有人在暗查福康安前年在陕甘时的过往风评事迹。 第二,福康安上奏力保福州将军恒瑞,但皇上颇为不满。而本来由京城增派的援军,也无缘无故地被扣下了。 第三,和珅的弟弟和琳,正在调查福康安一个远房兄弟的案子。 这三件事的矛头,都指向正在台湾领兵的福康安。 陆炎拿着信纸,琢磨了半天,得出了下面这个结论: “趁着福康安领兵在外,和珅要对他下手了....” 陆炎读完密信,觉得这件事跟自己也没什么关系。甚至可以这么说,如果和珅拖了福康安的后腿,这台湾义军说不定可以转危为安了。 他将密信放在烛火上,准备燃着了销毁。 忽然他一个念头生出:与其销毁,倒不如留在身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派上了用场。 ... ... 第二天一早,陆炎又被叫去参加福康安的议事。 陆炎不想去,但此刻身不由己,哪里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这福大帅不是看上我了吧....”想到古人喜欢养面首,陆炎忽然不寒而栗。只是除了这个理由,他似乎也找不到其他原因能解释,为什么福康安天天叫他过去。 “算了,要养也是看上伍拉纳那种白净书生。” 他自嘲了两句,便来到书房。 今天海兰察和伍拉纳都在,座上还有其他一些幕僚。看来有重要的事情商议。 陆炎本来想乖乖地坐在角落,但是伍拉纳指着自己身边的位子,把他叫了过去。 众目睽睽之下,陆炎不好意思地往前挤着。 其他人纷纷交头接耳:“这人谁啊?” “听说大帅特别赏识?” “有什么家世背景吗?看着挺年轻啊?” “没听说啊...” 陆炎坐好,发现自己正对着海兰察。 这老将军看着陆炎,一脸不屑,似乎多看一眼视力都会下降似的。 陆炎笑笑,不以为意。 这时,有人站起身来,对福康安说道:“大帅,前方来报,据此地约一百里,有一座贼军的寨子,正卡在我们前往大里杙的路上。” 陆炎一听,心想卧槽这说的不是我们寨子吗? 福康安说:“那荡平了就是。你们谁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