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 火光 (第1/2页)
福康安慵懒地坐在马车里,随手翻看着陆续从福建传来的军报。都是有关台湾林爽文民变的。 现在,他是署理闽浙总督,对福建、台湾的军情有全权处理的职责。 “这常青在这闽浙总督任上,到底都在忙些什么?”福康安一边摇头,一边根据军报中的情况,随时下达命令。从这些军报所描述的情况来看,情势已经十分不容乐观。 天地会北路林爽文,南路庄大田,号称有十万人,围攻府城已经有数月。黄士简在军报中声称:“贼军三次攻城,均被我所退。” 这种邀功小把戏,福康安自然看得透。他并不在意,直接看向了后面的“但是”:城中绿营官兵以不满万人,城恐旦夕不保。 福康安知道,他想跑。这倒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他命令随他在车上的幕僚,迅速拟好了答复,让人火速递出。 若是府城失陷,那这台湾的乱局,可就不好收拾了啊。不过,为什么到现在为止,都没有看到柴大纪的军报? 他又伸手翻开了几本军报,想看看有没有柴大纪的消息。 并没有。 马车忽然颠簸了起来,福康安被震得有些头晕,让车夫停了下来。 现在,他率领着三万八旗军,向南进发。本来预计一个月的行程,被他压缩到二十天。 三万人,人数比岛上所号称的起义军人数少了不少。这倒不是福康安托大。事实上,他在出发前,跟乾隆说了不少困难。其中之一就是,岛上现在号称贼军五十万,实际估下来,十五、二十万是有的。 若是人马不足,恐难以收复台湾。 乾隆当然知道,福康安所说的话里,到底是什么意思。 台湾林贼之乱已经半年有余,官军剿匪不力,丧城失地,损兵折将。除了福康安,居然没有人愿意接这个差事了。 因此乾隆在福康安出发前,许诺了一些东西。 福康安这才领命出发。 不过,三万人,肯定还是不够的。他又让乾隆下了旨意,从附近的两江、湖广、两广三个总督那里,征发了其他绿营军过来。 加上杭州将军的八旗军一万人,总共能有六万人。 六万人,福康安自信够了。不过,现在战事吃紧,其他省份调拨的军队正在陆续开拔,他可不想人家都到了,还在等他。 因此,他才催促大军迅速行动,将行程压缩了三分之一。 这导致军中颇有怨言。 “大帅。” 一个人在马车外求见福康安。 福康安放下手中的军报,抬起头说道:“什么事?”听声音,他知道这是他的一个心腹幕僚。 福建的军情奏报积案余箱,因此他吩咐,除了军中重要将领相关的事情之外,其他琐事各自酌情处理,不比奏报。 现在这心腹幕僚过来,看来真的是军中重要将领开始说一些闲话了? “海兰察将军....似乎在发脾气....说了很多难听的话....大帅您看...是不是...” 福康安却并不感到意外。这位海兰察将军,可跟自己的爹富察傅恒年纪相仿,按辈分都可以叫他一声叔了。他参加过平定准噶尔、反击缅甸入侵、平定大小金川之乱、以及前年的陕甘民乱。可谓是战功赫赫。 饶是如此,却也因为不想攀附和珅,一直也得不到特别大的重用。一把年纪了,还在军中效力。不像阿桂和福康安自己,都已经开始将手伸到朝政中去了。 “他骂了些什么?”福康安心态平和的问道。 “....”幕僚有些迟疑,看来骂的话是很难听了。 福康安见幕僚的样子,笑了笑说:“他是不是说,这兵士用腿赶路,某些人却一直坐马车,就这样还能带兵?” “把脏话出去,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了。” 福康安笑笑,挥了挥手让幕僚退下。这种事情,何必大惊小怪。这海兰察强在领军作战,至于发些牢sao,何必在意。 然而福康安发现,幕僚没有离开。 他知道,定是有其他的重要情报来了。 福康安让幕僚也上了马车。 幕僚给出了第一个消息:“大帅,柴大纪突围了。” 这个消息倒是很让福康安意外。难怪最近的军报,全部都是黄士简发来的,没有任何柴大纪的消息。原来两人现在并不在一块。 “他现在何处?身边带了多少兵马?” “柴大纪带领两千兵马从府城突围,本想前往鹿港,但在中途遭到了贼军的围攻,不得已退入了诸罗县。” “诸罗县?那里没有贼军吗?” “据传,贼军在鹿港与人火并,诸罗县的贼军前去支援,因此空虚。” “贼军与何人火并?鹿港应该没有官军在那里。” “尚未打探清楚。” 福康安稍稍沉吟,想消化一下这个消息。柴大纪往鹿港突围,他有这么大胆子,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