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 和珅的saocao作(二) (第1/2页)
阿桂、王杰、董诰三人诧异地看了和珅一眼,又都回转过来,继续低垂着脑袋,准备聆听乾隆的训示。 阿桂心中思忖着,是否要把自己搜罗的福建官场这些人的污点说出来? 就在这个场合,全部说出来? “和珅的意思,朕大概知道了。其他列位臣工的意见呢?”乾隆这时发话了。 阿桂从余光中,看到这位皇帝扫视了一圈下面跪着的这些人。他知道,乾隆又想在这里看他们的好戏了。 臣子之间相互争斗,坐在上位的人才能安心驾驭。 阿桂心说:此时断然不可.... “皇上,臣认为不妥!” 阿桂刚刚下了决心,暂时不趟这个浑水,就听见身后有人忽然高声说了这样一句话。 这声音,是董诰的。 阿桂心中奇怪。这董诰自入军机以来,从未多说一句话。尤其针对和珅的话。今日却为何突然做此举动? 他悄悄抬眼看了看乾隆。 依旧是一副泰然处之不动声色的样子。阿桂决定,先等等看,看董诰会说什么。 乾隆示意董诰讲讲自己的理由。 “臣在坊间,听到不少福建官场的传闻。这次台湾林贼事发,与福建官员举止失当不无关系。” 董诰这最后一句“举止失当”一出口,在场的人脸色都为之一变。 大家心中都在想,这董大人今天是要当场对和珅发难了啊? “说下去。”乾隆依旧神色不改,淡然说道。 “先说孙景燧,平日于地方事务既漫无整顿,对库存银两,又复任意亏缺。再说柴大纪。台湾戍兵,多有卖放私回。且纵令兵丁等在外营生,开赌窝娼,贩卖私盐。据传,其在台湾就任仅仅两年,贪墨各种银两有五六万之巨!而他们的顶头上司常青,放纵属下,导致福建遍地贪婪之吏,以宦为贾,舞弄文墨,剥民肌膏。台湾官员任满三年,即可调任,而常青便利用手上权力,大肆压榨.....” 在场的其他五人,听着董诰滔滔不绝,慷慨陈词,面色各有不同。 乾隆仍然安坐椅上,不置一词,一发一声,似乎是想好好听听董诰都会说些什么。 福长安,明显被这位直系下属刚才的话给吓到了,一个劲儿地使眼色,想要制止他。 阿桂看着福长安这局促不安的表情,一时不明白他在焦躁什么。不过转瞬他就想明白了。 这福长安是户部尚书,名义上是董诰的上级。这董诰在此发难,很容易被人揣测成是替人当枪使。 那这幕后使枪的人是谁? 肯定不是自己。福长安,看他这幅样子,应该不是怕乾隆生气。他明显是怕和珅误会。肯定也不是他。 阿桂暂时还想不出来谁会指使董诰做这个事情。他一个军机大臣,除了自己,又有谁能驱使的动呢? 阿桂又看了一眼和珅和王杰。 和珅一脸无辜,感觉董诰讲的这些事情,与他完全无关似的。 王杰显然还不太明白现在的情景,听得满脸通红,好像激动了起来。 阿桂心说,王杰这一把年纪了,怎么还像个刚刚进朝堂当差的人似的? 他不禁摇了摇头。 他这摇头,既是对王杰的幼稚的不满,又是感叹和珅的淡定。 忽然,他脑海中一闪念,隐约觉得想起,这幕后指使董诰当枪的人,可能是谁。 等会散了,肯定要去求证。 现在,先听这位老皇上怎么说吧。 “那董爱卿说说,该如何去办这台湾的林贼?”乾隆皇帝听完了董诰的慷慨陈词,不咸不淡地反问了董诰一句。 董诰愣住了。 阿桂知道,乾隆皇帝这句反问出乎了董诰的意料之外。 他慷慨激昂地列举了常青、孙景燧和柴大纪的罪状,本以为乾隆皇帝会勃然大怒,当即对和珅大家申斥,然后派钦差去福建.... 至于台湾的战事,自己一个文官,在后方做好钱粮转运,在前方确保福建民生即可,对如何打仗,哪里插得上嘴? 阿桂知道,董诰心里一定是这样想的。 每一个在乾隆面前告和珅的状的人,一开始都会这样想。然而都会碰一鼻子灰回来。 最简单的一点:你们怎么知道,对皇上说的这些话,他不知道呢?他如果知道,为什么不处理呢?你现在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不是让他难堪吗? “臣...臣愚钝....”董诰憋了半天,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确实是期望乾隆会当场对和珅做处置。 看到董诰窘迫的样子,乾隆不置一词。他慢慢地坐直了身子,拿起桌上的茶喝了一口。 阿桂知道,乾隆准备发话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