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陇_第18章 朝中局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章 朝中局势 (第2/2页)

授予的人便是陈骞,在石苞死后转任大司马。在他之后,大将军亦无其人。近期有传言,琅琊王司马伷由于伐吴以及受降之功,极有可能出任大将军。

    然而在目前的局面之下,大将军一职非同小可。至少在他看来,齐王就藩之前,司马炎不太可能会轻易授予任何一人。毕竟当前哪怕宗室之内,传位齐王的呼声也是很高。一旦有人得到“大将军”的职位,原本平衡的局势立马便会被打破,这肯定不是司马炎希望看到的局面。

    总而言之,目前的形势下,五公中只剩下一个垂垂老矣的大司马陈骞,主要的政治角力还是在“下三公”。

    太尉、司徒、司空,与其余五公不同,这三公也是汉魏以来真正的三公,在朝廷中有着无可忽视的影响力。因为他们不仅仅地位尊贵,还有着一定的职事权。

    大晋第一位太尉乃是何曾,而后依次为司马望、荀顗、陈骞、贾充。只是从孙皓“泥头入洛”后,贾充虽然是伐吴主帅,却乃是不得已之下被司马炎赶鸭子上架。

    如今功成之日,朝廷不清算他作为反战派的责任,已是看在他佐命元勋的份上的格外优待。毕竟这个时代虽然没有多党执政,作为党争中的失败者,往往还是需要以逊位甚至身家性命为代价为决策失误负责。

    便如当初东吴丞相诸葛恪,由于北伐失利,被对手孙峻联合吴主孙亮将其满门抄斩。所以鲁郡公贾充目前虽然还是太尉,却已经逐渐退出众人视野,平日里逐渐以宴饮交游为乐。

    而司徒一职自司马望开始,荀顗、石苞、何曾、李胤相继接任。目前的司徒便是广陆侯李胤。

    李胤出身辽东郡之襄平,由于平州五郡乃是咸宁二年方才从幽州分割出去。所以实际上李胤也是父亲张华在朝中的乡党之一。

    至于司空,从临淮公荀顗起,依次为巨鹿公裴秀、密陵侯郑袤、鲁公贾充以及齐王司马攸。只是两年多来,司马攸一直为景献皇后守丧,并没有参与朝廷大事。

    总而言之,目前的朝廷,八公实际上已形同虚设。主要的权力格局便在三省zhang官手中。

    自从任恺赋闲,庾纯被贬,如今朝中百官以尚书令卫瓘为首、中书监荀勖与父亲张华次之、尚书左仆射山涛与右仆射魏舒又次之。

    五人之中,山涛的年纪是最大的。作为司马氏的表亲,又是“竹林七贤”之首,在朝堂中有着独特的威望。

    只是从建安年间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风波,山涛早已经将荣华看淡。如今大晋一统四海,他也已年近八十,是时候功成身退了。

    无奈屡次以老病为由申请致仕,均被司马炎驳回,山涛也只好在左仆射以及吏部尚书的位子上继续做下去。

    与山涛相反,父亲今年才刚刚五十,也是五个人中年纪最小的。

    也就是说在年龄上,山涛与魏舒处于七十的档次,还是靠近八十的那种;卫瓘与荀勖一档,也已过了六十;而父亲如今不过五十岁。

    五十而知天命,在人生之中,五十岁也许是一个老人了。但是在政治生命里,五十岁还不过是一个少年。

    作为出身寒门,没有家族庇佑,从小又是个孤儿的父亲,能到做到如斯高度,当然不只是凭借运气。

    自秦汉以来,朝廷运作往往分为内朝与外朝。内朝以皇帝为主,外朝以丞相为主。从秦丞相李斯、到汉丞相萧何、曹参、周勃、陈平,再到曹cao、诸葛亮等辈,无一不是大权独揽,生杀废立cao于己手。

    在这种情况下,在汉武帝刘彻时期,以司马迁为首任中书令,建立中书省以分丞相之权。而到了司马炎即位后,又建立门下省以分中书省与尚书省之权,以任恺为首任门下侍中。

    随着任恺的被赋闲,门下省这一刚刚设立的机构被群臣联手打散。虽然继任的郭绥、傅玄、卢珽、裴楷、庾峻、王恂、孔恂等人均是一时之名士,在职权上已无法与尚书省与中书省相抗衡,所以人选的更换便如同走马观花。

    张韬听到大兄的鼓励,回过头来将朝廷形势略一分析,便逐渐明白了其中的诀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