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章《汲冢书》 (第2/2页)
《汲冢书》重见天日的那一刻起,便会重蹈原本史书的覆辙,遭受删减、隐匿、焚毁、篡改的下场。后世的《竹书纪年》已无原本,不过是一些学者从各种引书上归纳考订而成。其中究竟有几分真,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了。 近世曹氏、司马氏均乃篡夺而来,早已打破了仕人的对底线的认知。所以才会有打铁之嵇康、隐匿之王烈、痛哭之阮籍、醉酒之刘伶。因为到了这个时候,他们才发现,原本为之推崇的“礼法”,竟然隐藏着如此残酷的“假”,可若是“求真”,又没有那般勇气。毕竟“求真”,是需要以生命为代价的。 但他们还可以寄理想于山水,坚信上古之人的淳朴。当代之所以混乱,不过是“人心不古”。若《汲冢书》得以问世,打破了他们仅存的幻想,让这帮士大夫知道原来上古时代也并不如典故记载的那般洁白无瑕。可以想象会对这帮人造成怎样的冲击。 是“求真”呢,还是“求美”呢? 张韬再次看向大兄,脑海中却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前世发现公司老总真面目那一刻时的情景。 都是一样一样的啊! 他掀开窗帘,感受到马车奔驰后带来的阵阵冷风,脑海中无比清明。 一群人排队去一个店里买馒头,总有先来后到,所以需要排队。排队看似公平,却并不平等,因为有着先后顺序,也便意味着等级产生了。 不要说馒头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有时候往往排到半途便被告知售罄。即便能满足,由于私心的存在,在不知道何时才能排到自己的情况下,为了能够买到馒头,为了能够享受到与别人“同样”的权利,为了所谓的“平等”,插队不可避免会产生。 所以说,等级注定在任何时代都不可能消除。 他看着车板上不断挥舞着马鞭的张大牛,心思却更加坚定。作为穿越者,既然知道了后世是怎样一副模样,那就不该再去自欺欺人。 离开获嘉县的客舍,马车一路在官道上疾行,终于在第二天下午到达冤句。 冤句县城位于济水之北,乃是以济水为护城河,若是放在其它季节从水路到达,倒是别具一番特色。只是很可惜,这个冬天实在是太冷了,让张韬直呼天公不作美。 一路行来,兖州虽然还算繁华,但是与司州相比差距就远了。 譬如汲郡作为司州中等偏下的郡,有户口三万七千余户,而济阴郡作为兖州中等偏上的郡,却只有户口七千多户,只是汲郡的零头。按照每户六口人算,整个郡大概也不过四万余人。 要知道,济阴郡下辖九个县,郡治定陶就占据了大概三分之一。所以剩下的八个县城其实也没有多少人。毕竟还有很大一部分所谓的“乡野”之人住在城外村庄。 自从曹丕代汉以来,战争往往发生在边境,国内州郡已经很少发生战争。然而兖州却是一个例外。太远的吕布与陈宫袭击曹cao兖州的事情且不提,那毕竟是诸侯争霸时期。近世“淮南三叛”中,王凌的外甥令狐愚当时便是兖州刺史。王凌事败之后,兖州被牵连很大一批人,为令狐愚收尸的马隆,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声名鹊起。 更何况,兖州号称“九水之地”,九条大河贯穿境内,洪灾甚为严重,几乎三年一小涝,五年一大涝,也让境内百姓谋生惟艰。由于各种环境的制约,人口想要恢复到汉时水平并不容易。在这种大背景下,一个比较大的家族在一地极易形成比较大的影响力,所以卞家在冤句县城的地位可想而知。 对于张府来人,卞家及早就在城外十里亭派遣下人等候。到达卞府门前时,张韬终于在人群中再次见到了姐夫卞粹。上次见他的时候,还是在jiejie出嫁的送亲宴上。两年不见,姐夫看上去变得越发成熟稳重。 卞氏六龙,玄仁无双。 作为卞府的嫡长子,卞粹注定是卞家下一代家主。张韬上次没有看个真切,这次来到冤句,倒要好好观察一番。 马车还未停下,卞粹已经快步走上前来,拱手施礼道:“大兄,别来无恙!” 张祎走下马车,看着妹夫言笑晏晏,不由打趣道:“玄仁,一别经年,看你如今神采飞扬,想必学问见长,待忙完外甥的满月宴,为兄倒要考教你一下。” 他一路受困于《汲冢书》的记载,到了冤句,终于稍稍将心事放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