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陇_第3章 墓夫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章 墓夫子 (第2/2页)

不要紧,二人又想起了墓室之中那堆积如山的竹简来。

    相比于陪葬的珍宝,竹简虽然出手难度大了一些,却是更容易伪装。于是二人一合计,还是返回墓中看看,若是竹简还在,便多带些出来。于是拿到钱的当时,便急匆匆地离开客舍,前往魏王墓而来。

    “金兄,官差既已追到客舍,想来那墓有人看守,我等此去不是自投罗网么?我总觉得被盯上了,心里有一种不安的感觉。”不准看着同伙,有些担忧地说道。

    “这天寒地冻的,那些官老爷如何时时守在墓旁?我等小心一点,若是发现情况不对,立即撤退。兄弟,你这般患得患失,如何能够赚到大钱?”那名被称为“金兄”的中年汉子艺高人胆大,见到伙伴提醒,不由回应道。

    他也许已经意识到了危险,可是为了钱,仍然愿意冒险一试。

    二人趁着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小心翼翼地靠近古墓。然而此时此刻,他们却不知,就在身后不远处,亦有两人潜伏于暗影之中,紧紧盯着他们,嘴角露出一丝玩味的微笑。

    此二人却不是客舍中的官差是谁?

    原本被同僚称为“急躁”的县吏也不急躁了,他盯着前方鬼鬼祟祟的人影,不由低声嗤笑道:“这两个贼人,还不知道已被爷盯了旬日了,为了这件案子,爷的新年也没好好过。待会抓到他,少不得要好好招待一番。”

    “哎,若不是府君要求追回赃物,我等怎会等如此长的时间?白日里一番敲山震虎,才看清这二贼的真面目。若不然,还真被他蒙混了过去。兄弟,你我可要看紧了,莫要再出了岔子。”

    “那箱书怎么办?为了防止打草惊蛇,我等也没有去追回,只怕明日一大早那公子哥儿便会离开获嘉,到时候你我到哪里找人去?”

    “不过是一箱竹简而已,到时候县尊问起来,我等如实交代即可。最主要的,还是找到被此二贼盗走的财宝,这才是重中之重!”

    且不说荒野上演着一幕“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戏码,此时的客舍中,张祎看了一遍从家中携带的《古文尚书注》,正准备睡下,突然想起白日里买下的那箱书籍来。

    《古文尚书》便是前汉景帝时鲁王刘余毁坏孔子旧宅所得古籍,书中用蝌蚪文写成,为了与传世版本的《尚书》相区别,是以称作《古文尚书》。而《古文尚书注》则是大儒郑玄为这本书作的注,也是当前学子想要精深学业不可忽视的一本书。

    张祎打开箱子拿起一卷竹简,稍微翻了翻便不由皱起了眉头。

    手中的竹简色泽发黑,看上去已经有些年头了。而上面的字体却是用一种奇怪的文字写成,他自认为学富五车,即便算不上才高八斗,在当世年青一代中也算的是佼佼者,然而亦看不懂竹简上写的是什么东西。

    惊讶之下不由将箱中的书籍全都翻了翻,到了这个时候他才隐隐感觉到,这批书籍极有可能是古墓中盗掘而出。换句话说,白日里那个青衫汉子就是县吏所追捕的盗墓贼。

    想到这里他不由苦笑,开始没将之放在心上的一件事情,没想到最后竟也看走了眼。

    而手中书籍他把玩良久,也意识到这极有可能便是传说中消失已久的蝌蚪文。当下心中开始兴奋了起来。

    凭着昔日的刻苦就学以及父亲的殷殷教导,他逐渐从手中古籍中看出一些端倪来。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

    “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舜囚尧,复堰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

    ……

    “益干启位,启杀之。”

    ……

    “伊尹放太甲于桐,七年,王潜出桐,杀伊尹……”

    ……

    张祎皱着眉头,不由暗道:“此是何书?记载居然如此怪异,内容尽是离经叛道。”

    方才所读《古文尚书》中,有一篇《虞书·舜典》中便道:虞舜侧微,尧闻之聪明,将使嗣位,历试诸难,作《舜典》。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圣人以天下为公,所以尧之帝位不传于其子丹朱而传于舜,正是由于看重舜的品质。而后舜之帝位不传其子商均而传大禹,亦是一脉相承,被后人称之为“禅让”万古流传。

    然则从手中古籍记载所言,当初帝舜从尧手中取得帝位实非“禅让”,而是赤裸裸的权力争夺。也正因为大禹也是用同样的手段从帝舜手中取得帝位,所以大禹死后,伯益想依样画葫芦,却被禹的儿子启所击败,开启了“家天下”的过程。

    同样的,儒家以伊尹、周公、霍光居于摄位而不篡,作为人臣之楷模流传后世,以手中古籍记载而言,伊尹与太甲之间的君臣关系也并非传说中那般和谐。

    一时之间,他对古籍产生了nongnong的兴趣,一卷卷地不断钻研下去。眼看东方逐渐发白,他却越看越是心惊,越看越是颓丧。

    好像在那么一瞬间,他感觉自己从小以来三十多年的信仰,出现了漏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