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6章 拜师 (第2/2页)
想要把自家钱财往外丢才安心也说不定。” “你我仇家遍地,万事小心为上!”文鸯对着文虎文烈又吩咐了一遍,却见张韬的马车已经停在了眼前。 “在下范阳张韬,见过文将军!”张韬从马车上跳了下来,走到文鸯面前,恭敬地施了一礼。 “你认识我?”文鸯指着自己,看着眼前的幼儿,脑海中一阵迷糊。 “文将军击败秃发树机能,使秦凉二州复归我大晋版图。立下此功勋,将军可谓名满天下,凡是我大晋子民,又有谁不识文将军?” “小子,你很会说话!”俗话说的好,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文烈见到张韬小小年纪侃侃而谈,一点也不惧生。句句都是夸耀父亲的功绩,心中已有几分欢喜。 他越众而出,对着张韬道:“方才前来送钱的那个老苍头,是你的下人吧。却不是为何无缘无故要送钱与我等。” 张韬看了看文烈,又看了看文鸯,突然之间拜倒在地:“在下对文将军闻名已久,一直无缘得见。小子有一个不情之请,还请将军答应!” “你说说,看文某是否能够做到。”文鸯看着张韬,眉目紧锁。 “还请文将军收我为徒!” “方城张家,却不知你与本朝中书张侯是何关系?” “那是家父!” “此事且容我考虑一下,你先回去吧。若有消息,我会让阿烈到府中告知。只是那些钱财,你拿回去吧。”文俶说完,跨上马背缓缓离去。 “我看那小子挺不错的,父亲为何拒绝?”文烈追上文鸯,不解地问道。 “阿烈,你是舍不得那五万钱吧?”文虎闻言,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充满了莫名的意味。 “还是叔父懂我,那可是五万钱啊!有了这五万钱,好歹可以给阿母买些衣裳。”文烈见到叔父嘴角似笑非笑,不由尴尬地挠了挠头。 文鸯当前乃是平虏将军,品秩上是三品杂号将军,也即是所谓的“比两千石”。这个品级的官职,俸禄是每日三石,一年下来也就不到一千一百石。 当然,俸禄不是待遇的全部。除了俸禄之外,他还有朝廷赐予的土地四十顷,也就是两千晋亩。 这些土地是不用缴纳赋税的,按照每亩收成三石来算,只要不遇到荒年,那么就是妥妥的六千石,加上俸禄的话就是七千石。 单独去看,每年七千石的待遇确实很高。毕竟换算成市价的话,大概也有六百万钱,几乎相当于后世上市公司老总的年薪了。 然而实际上,不遇到荒年是不可能的。尤其是近些年,不是大旱就是大涝,偶尔还有蝗灾泛滥。一旦出现极端情况,土地产量减半都是最乐观的情况了。 更何况这些年来,文家在洛阳谨小慎微,为了防止小人陷害,从不曾与众人过多往来。文鸯文虎也均是以杂号将军赋闲在家。扣除一家人的吃穿用度,实际上并没有剩下多少。 这种待遇直到三年前朝廷以文鸯为平虏将军,待遇大大提高后才有所改变。 只是他向来与麾下士卒同甘共苦,手上仅有的一些钱财,往往与众人共享。最终导致堂堂朝廷三品将军,竟然身无余财。由此文烈对张韬的五万钱动心,也就可以理解了。 文鸯听到文烈所言,内心一阵黯然。 想当初文家也是洛阳新贵,与曹氏、夏侯氏份属同乡。父亲文钦更是官拜扬州刺史、前将军,爵封谯侯。若是没有司马氏代曹,文家如今应该也会是洛阳城炙手可热的权贵吧。 往事不堪回首,那个朝为公侯、暮成冢骨的乱世已从他的脑海中远去。 他看着儿子文烈,心中暗想,哪怕二十余年来一直被司马氏猜忌,哪怕自己一直夹着尾巴做人,哪怕失去了荣耀无双的家世,可如今这个世道总归是太平了。 只希望这世道,可以一直太平下去。 文烈见到父亲脸色严肃,内心暗自忐忑,他小心翼翼道:“父亲若是不喜,孩子便不要那五万钱也罢。” “阿烈,你可知那孩子是何人?”文鸯心有所感,语重心长地问道。 “那小子不是说他是范阳张家的人么?” “当今大晋,有几个范阳张家?” “父亲是说……?” “哎,此子之父乃是中书令张华。若非皇帝心腹,如何能够执掌机枢?而我文家向来受陛下猜忌,若是再交结内臣,恐怕是祸非福。此子拜我为师,想必是擅自做主,这让为父如何答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