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6回 齐下厨同学相会 皆争论国企是非 (第1/2页)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这首《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是陆游作品。此词描写了陆放翁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一段岁月。通过今昔对比,反映了一位爱国志士的坎坷经历和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不平之情。之所以选用这首词开篇,是因为这一回故事是一场辩论,一场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的辩论。这场辩论由体制和机制的比较到对个人前途的推测,时至今日细细想来,依旧令人深思。是啊!有多少国企职工,将青春与热血献给了企业,最终收获的却是拮据、疾病与无助?一双双抱怨的眼神背后,是一段段辛酸的往事。又有多少清白、自律、正直的国企领导干部被逆淘汰,含冤离开。虽说这些现象在这个崭新的时代早已经成为了一小部分并已经渐渐消亡。但是,在我所处的666厂它却十几年来真真切切的存着。在这个小圈子里逆淘汰的结果,伤害的是老百姓心中的公平与正义,寒了许许多多好干部的心!四年前,人民网就搞过一次调查,老百姓最痛恨的五种逆淘汰:任人唯钱,小人淘汰君子;任人唯亲,平庸淘汰杰出;任人唯圈,污浊淘汰清廉;任人唯顺,jianian诈淘汰忠勇;任人唯闹,劣质淘汰优良”。我们的666厂不仅以上五毒聚齐,而且还敢明目张胆的在微信平台推送链接,含沙射影的公然叫嚣:“666,带不走的只有你!” 闲言少叙,书接上文。上回书正说到,方晓怡和我跟李华一见如故,开着玩笑。于波在一边翻着眼睛突然间好像想起了什么。他突然问方晓怡道:“咱们还有同学在你现在的单位吗?”方晓怡说:“没有啊!我是自己一个人来的。”于波接着问道:“你说你和我们这么熟悉,和关宇、李华也一见如故。怎么当初不选择666呢?”毕建过来推了于波一把说:“你可拉裤兜子吧!你傻呀?666厂赚那么一壶醋钱,人家晓怡看不上啊!”刘山也过来补充说:“毕建说的有道理,要是666好,赵刚和王鹏就不跳过来了。”方晓怡看着我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的挺热闹,刚开始没有作声。看我们说的差不多了,方晓怡说,她之所以一毕业就选择了民企,不仅是因为工资收入比国企高。除此之外,比国企强的还有效率、压力和工作环境。因此,她认为民企更适合年轻人。在毕业的时候,她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民企,她认为在高效率高节奏的民企里,她可以加速成长。说着说着,话锋一转,方晓怡对我们说:“你们几个男子汉,职业生涯一开始就入职国企,选择了稳定与安逸,这样很不利于成长嘛!”方晓怡的一席话,让我们哥五个感觉很惭愧,我们怎么就觉得进了国企,就选择了不劳而获的感觉呢?毕建不服气的说:“晓怡,你这话说的也不对。我们工作其实也挺忙的,而且国有企业特别正规。包括规章制度、技术文件等等方面,都有许多值得学习的东西。”刘山也说:“是呀是呀,要是国企都是混日子的,你们民企干嘛还死气白咧的去国企挖人呢?”我一看兄弟们都说了,我也得表态啊!可是,要一堆大男人都针对方晓怡,那让人家多下不来台啊?我得当回和事老,我笑着说:“咱们今天干啥来了,怎么改成了辩论会了呢?是不是先把排骨炖上。”李华这小子更圆滑,跟着补充说:“就是啊!我都饿了,我觉得美女说的都对,你们三个少说两句。”我和李华这么一搅和,国企和民企的争论才告一段落。 方晓怡租的这间房子看起来面积比赵刚他们的面积要小一些,也是一室一厅。知道我们要来,方晓怡准备了许多熟食,还有现成的凉菜,蒸好了米饭。她看着我们带来的排骨和豆角,笑着说:“你们谁会做饭啊?”还没等我说话,李华笑嘻嘻的走到近前说:“我们都会呀!怎么样?国企的男人不一样吧?”方晓怡本来是充满了崇拜的目光,结果瞬间被李华的这句话改变。然后她有点不高兴的说:“是不一样,闲的你们就剩下做饭了!”毕建听到这里可有些听不下去了,过来和方晓怡说:“怎么你们民企的职工都不会做饭?”得!刚刚平息的一场争论,又被重新点燃。方晓怡和毕建是同班同学,说话一点也不见外。她冲着毕建说:“你说说你们五个大男人都会做饭,是不是时间太充裕,你们太闲了?我们这里经常加班,所以我们多数年轻人不会做饭。”毕建此时有点生气了,他看了看方晓怡说:“全世界的人都加班,都不做饭,那吃什么呢?”刘山一看事情要坏,本来就是同学聚在一起高兴地事儿,怎么变成了国际大专辩论会了呢?刘山过来对方晓怡说:“你就别总瞧不起我们啦!你看看我们要不来,你连顿自己做的饭都吃不上呀?”她听完刘千的话,也瞬间醒悟了过来,是啊!老同学好不容易相聚,为什么非得跟国企民企这个话题过不去呢?她不好意思的说:“你们说的也挺有道理的,那我这个啥都不会干的可就坐享其成,等着吃饭了!”李华此时又来词儿了,扶了扶黑框眼镜,一挑大拇指说:“看看人家美女的境界,就是和我们不一样,都不跟咱们一般见识。”方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