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国企的那些日子_无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无题 (第1/2页)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首宋代爱国诗人、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成为了本回故事的开篇。这首诗文天祥从自己20岁中进士而入仕途说起,写到山河破碎兵败被俘,直至大义凛然舍生取义的全部过程。文天祥被俘后,押解至北京,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中书宰相之职。他大义凛然,宁死不屈,于公元1283年1月9日在北京英勇就义,时年47岁。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之所以数千年来生生不息,是因为这是一片养育英雄的沃土。时至近代、现代、乃至如今,英雄人物依旧层出不穷。也正是这新时代的英雄主义情怀,激励着我与这糟糕的命运做殊死的抗争!选用这首开篇诗,也想告诉大家,一部小说,一段回忆,却也需要莫大的勇气。在六十多回故事之后,我站在了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上,长达六年半的厂长办公室工作即将开始。这不仅是我在工作中学习与磨炼的开始,更是拉开了我身陷斗争漩涡的序幕....

    闲言少叙,书接上文。上文书正说到,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了考场。等我推开了考场的门,把我惊的是目瞪口呆。考场在厂办公主楼的一楼,这里装修古朴,样式老旧。黄色的木质长条会议桌和古老的土黄色沙发会议椅格外引人注意。可这都不是我吃惊的理由,毕竟我也来666厂有几个月了,对于办公环境的老旧我还是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的。令我吃惊的是,站在最前排会议桌的后面有一个人,他高高的个子,身材消瘦,面无表情不苟言笑,四平八稳的站在那里。不是郎老师还会是谁呢?有人会说,你真是故弄玄虚,说了半天看见了监考老师,这有什么可吃惊的。是的,看到了监考老师,的确没有什么可吃惊的,吃惊的是我只看到了监考老师,没看到有其他人。这时,郎老师也看见了我。他脸上严肃的表情,似乎有了一丝温暖。郎老师对我说:“小关,你来啦,请坐下,准备考试。”我看了看这个大会议室,我估计要是坐满了,能容下上百人。在这诺大的空间里,只有我和郎老师两个人,这简直是黑色的幽默。我尴尬的问郎老师:“怎么只有我参加考试啊?”郎老师依旧很平静的对我说:“还有十分钟,也许还会有人来,八点半正式开考。”我勒个去呀,我听毕建说不是有六七个人报名吗?怎么现在就只有我呢?这到底是为什么?是因为全厂传内定,大家都知难而退了吗?还是真的内定了?一系列的疑问在我的脑海里快速的闪烁着。我找了第一排的座位坐下,就在郎老师的眼皮底下,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看来真的是人言可畏呀!我做梦都没想到,全厂传内定,最终的结果是真的只有我来考试。我从小到大,从不惧怕竞争,正是有了竞争才让我多年来有着前进的动力。可是,今天我没有了对手,参加考试的只有我一个人,这让我感到震惊。我坐在那里,心里莫名其妙的难过,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我期盼着,哪管再来一个人也好啊!避免这令人窒息的尴尬。要是到了八点半还没人来,我该怎么办?几个选项在我心里浮现出来:A.告诉郎老师本人弃考,转身离去。B.不考了,坐在这和老郎聊聊,我该怎么办?C.心底无私天地宽,我准备了半个月了,我得考试。D.和老郎商量商量,能不能临时码俩人儿救救场?思来想去,我还是先和老郎聊聊比较好。我清了清嗓子,刚想说话。老郎看了一眼手表,然后高声说:“现在开始考试。”这挺肃静个屋子,我俩离得还挺近,你至于这么大声音吗?用宋小宝的话说,吓了我一ju灵...

    现实总是残酷的,命运老是悲催的。我的选择还没开始,郎老师已经替我选择了。多年来考试的习惯,让我只要看到卷子,就能让我集中注意力,立刻冷静下来。我下意识的往卷子上望去,多数都是我复习过的知识点。哎!管他呢?爱咋咋地,我先答完再说吧。我刚刚提起笔,老郎又说话了:“请考生填写单位、姓名和工作证号。”然后,老郎似乎看出了我在想什么。他对我说:“开考后30分钟不到才能算弃考,所以也许还会有人来,你先考试。”对呀,我这要是甩袖子走了,过10分钟要再来人,我会被这个666厂当成神经病的。我低头看了看卷子,填空、案例分析和一篇作文,题量不大,我争取30分钟答完了我就走,我管他后面有没有人来呢?对!就是这个主意。我开始答起了卷子来,填空题主要是公文方面的常识。如公文都包括哪13种?各种公文的定义?等等...案例分析题主要是多项工作排序,其实主要考的就是管理培训经常提出的四象限工作法。还有一个案例分析,我记得就是XX职工上访,如何处理?作文题目我记忆犹新,说的是:厂长办公室打印机老旧损坏,无法维修,请起草购置一台新型激光打印机的请示,中英双文。我看到这里,当时我还琢磨呢,是不是办公室的打印机真的坏了,我写完后,办公室主任就可以少做一项工作了?那这主任可是够聪明的。既然说到这里,那么我也普及一下什么是请示。为啥要普及呢?因为就是这个简单的文体,后面的故事里不知道要闹出多少笑话。我在这里不说清楚了,也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