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国企的那些日子_第10回 人事门外故人来 聆听处长巧安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回 人事门外故人来 聆听处长巧安排 (第2/2页)

期五年的工作合同,内含三个月的实习期。大学生基本工资是780元(实习期是400元),加上一些奖金和福利,应发工资也不过1000元,再扣除当时的三险一金,实发工资不过800元左右,怎一个惨字了得!第三,按照当时与我们的达成的工作意向,我们将被安排到不同的生产车间实习三个月,熟悉产品和厂内的各种情况。米处还着重说,原本入厂大学生是要以工人身份实际参加生产劳动一年,然后才能以干部身份开展各自的工作。但是,由于厂里生产任务紧张,同时考虑到安全生产的因素,近些年入厂大学生主要以现场了解的形式在生产车间实习三个月就可以进入工作角色了。在这三个月期间,会因为每个人未来从事工作岗位的不同,而进行车间之间的轮换实习。第四,公司会为每个入厂大学生发放500元的安家费,在转月的工资中发放。

    我们听完了米处的介绍,心里还是不免泛起了阵阵涟漪。一个是因为工资实在是低了点儿,虽说2000年初物价不高,但是比起那些进入央企和民企的同学们来说,我们的工资多说也就是人家的三分之一。还有一个就是,来了就安家了,安家费还得下个月给。这要是没带点钱来,我们这第一个月还活不活了,天天大饼就洋白菜也吃不上溜儿呀。哎,还是想想积极乐观的一方面吧。最起码666厂作为一个大型国有企业工作稳定,工资虽少但是会按月发放。安家费不管多少,下个月就会给我们了,就当我们预支,厂里报销吧。可是不管怎么想,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别扭。用后来小沈阳的那句经典台词儿说就是:“你咋那么抠儿呢?”六个人什么也没说,用目光交流了一下,心照不宣。

    刘山十分恭敬地对米处说:“米处,您给我们介绍的很详细,我们对这段时间的工作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后面我们马上就可以接受教育了吧?”米处依然微笑着说:“具体时间安排和日程由赵姐负责向你们传达。我一会儿十点厂里还有会议,赵姐会安排好你们后面的工作。”我们很清楚,米处的例行接待随着这句话的结束也就结束了。赵姐合上了本子,收起了笔,站起了身。和我们说:“你们现在和我回刚才的那个办公室吧。”我们赶紧站起来和米处说了感谢和再见,就随着赵姐匆匆离去了。回到了原来的那个办公室,我们六人是长出了一口气啊!头一次聆听领导训话和在学校时听老师训话是大有不同的。学校时,老师训话多是严厉和说教,可你不见得往心里去,左耳朵听右耳朵冒。而工作了,领导训话是那么和蔼亲切,可是每句话你都记得很清楚,还说不出的那么紧张。两者的差异为何如此之大呢?后来细想起来,原因有三:第一,老师的训话多数是说教式的,即便再严厉听多了也没有新鲜感。而领导的训话虽说和蔼,可是你不听好了你都不知道后面要干啥;第二,老师说完了,学不学在你自己。你学不好坑的也是你自己,老师不为你买单。可领导说完了,你要是没干好出了篓子,首先坑的就是他。他要负责任,那你也就别想好过。第三,老师和学生之间是传道受业解惑的师生关系,领导与下级之间不仅是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更是责任与考核绑定的利益关系,正所谓同坐一条船就得富贵又团圆啊!也是有了上面的种种原因,企业里面你就要面对多方面的利益平衡、制约和纷争。就如同这个世界一样,战争围绕着财富、利益和资源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企业里也是如此,部门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围绕着相同的东西,时而在时而不在规章制度的约束下龙争虎斗....

    长出了一口气的我们刚刚坐下,压抑了半天的毕建终于开口了。但是这次声音不大,趴在我耳边说:“工资太TMD的低了,安家费也给的太晚了,让咱们喝西北风去啊?”我看赵姐这时已经走了进来,赶紧把右手的食指放在了嘴边,示意毕建别再说了。毕建火气上来,什么也不顾了,大声说:“我就说了,怎么滴!”赵姐站在毕建身后问:“你说的什么?”毕建一吐舌头转过了身,反应极快的说:“我是说我们现在是不是就可以进行入厂教育了,我们都等不及啦!”我轻轻的趴到毕建的耳边说:“行!你这是耗子滑冰啊!”毕建笑着小声问我:“这话咋讲?”我告诉他:“你拐得挺快呀!”毕建笑而不语。赵姐看了看嘀嘀咕咕的我们俩,不再说话了,慢慢的说出了近几天的日程安排。她这一说不要紧,听得我们六个人是如遭雷击....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这周的两更就结束了,大家看的很起劲儿,我也不敢耽误,抓紧更新。哈哈,谢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