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七三章 大雍好搭档 (第1/2页)
自从张良开始喊刘季主公,刘季一天三顿,顿顿鸡血,虽吃不腻,可或多或少,总归还是对张氏激励法有了抗性。 他挺冷静,但也免不了振奋,如此振奋一夜,晨起聚兵一瞅…… 果不其然,军士又少了整整两千。 武关绝非久留之地,再这么杵下去,他刘季就该单枪匹马去建大汉了! 说走,就走。 四万多兵排成长龙,稀稀拉拉下山归营,与卢绾一营地老弱残兵重新聚首。 他当夜聚将提汉中之事,岂料事议未毕,杀声骤起! 陈平到了。 自七月未领着骑卒离武关,陈平仅十几日便远绕到南阳,隐介藏形,等待时机。 机会从疾攻开始那日出现,又在萧何离营达到巅峰。 敌卒虽多,非伤即癃,陈平有绝对的把握把这座大营拿下来,若是平素,他或许也就干了。 然而李恪的信在疾攻发生前两日递到陈平手里,陈平知道了李恪的大计划,却又不满足区区一座死营了。 他想要更多,譬如覆灭刘军,活捉刘季、张良…… 陈平更加耐心地等起了机会,每日遣斥侯摸山去探,一天十二个时辰都有人盯着那座士气败坏的大营。 直到八月二十七,士气更坏的刘季主力归营,把大营的士气综合到行将崩溃的边缘。 陈平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他命人赶制了十数面李恪的帅旗,又带着精兵百余,藏入林中。 大营多伤卒,每日历生死。那些死尸不能留在营里,总有轮值的士卒负责把他们运到林中掩埋。 今日也是如此。 陈平轻松俘虏了埋尸的百余刘兵,甚至没有过多威胁,便说得了他们投诚。 他从降兵中分出一半,掺入骑卒中灵醒的勇士,混进营里,散到各处。 入夜,辕门消然而开。 五千骑兵在校尉孟予的带领下煊赫闯营,见人就杀。陈平则领着千骑在外,高举帅旗,鼓噪不止。 饱受惊吓的兵卒登时就炸了营房,又有先前混入的骑卒在人群高喊,巨兽来啦,李恪来啦,还有无穷无尽长着双剑的猛鬼铁罐四面合围,要把大伙赶尽杀绝! 兵败如山倒! 会开一半的刘季领着将军、谋士们鱼贯出帐,还不等问清缘由,就险被急于逃营的溃兵冲散。 刘季当时就急红了眼,想要砍杀逃卒,返身迎敌。 张良急急拽住他:“主公!大势不可违,速随溃兵逃营,不可久留!” 于是樊哙驾车,载刘季、张良、萧何三人混在兵流中疾逃,孟予瞅见车上人等衣甲华贵,不及多思,便唤亲兵五百疾追。 双方一追一逃离了大营,不过十里,斜刺里周勃曹参,灌婴靳歙各领百骑杀出,只一轮冲杀,就把孟予斩杀当场。 刘季逃走了…… 消息传到陈平那儿,自以为胜券在握的陈平愣了半晌。 “我不是叮嘱过孟校尉,楚逆多蛮勇,宜兵剿之么?” 败逃的骑卒红着脸:“将主说,败军之将,何以言勇……” “何……”陈平深吸了三大口闷气,“罢罢罢,匹夫无智,失我大功,死何足惜?速传我将令,封门,劝降!” 此一战,陈平以六千兵力夜袭刘季。 斩八百九十一,俘三万七千,得获粮草、辎重数不可记,自身损及二百零七人,卫士令校尉孟予战死。 刘季夜来大军逃散,仅余残兵万三千余,疾走邓县。卢绾弃主,取陈郡往投项籍,晋封陈君。 武关大战,至此终焉。 …… 经历过两旬休整,扶苏完成了对王离北军的初步整合,兵马整编,伤癃转后,王离、杨奉子并王杨两家将佐十六人充入王帐莫府,以李信暂掌北军,苏角、司马欣、董翳皆为其辅。 八月初六,韩信代王令进兵,直抵刺原,围困章邯及刑徒军,对峙不攻。 初八,有李恪使自咸阳来,求见雍王。 王帐里,扶苏颦着眉看着堂下那个年轻得过份的年轻人。 “你自咸阳来?” “禀王上,是。” “是恪令你来的?” “正是君侯亲命,不敢有瞒。” “你是何人?” 年轻人清了清嗓子:“禀王上,学生羌则,现为塞上学宫法学院一期学子。” “羌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