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六二章 三令二请 (第2/2页)
下尽知。所以你或许该早日想想槐里李氏当如何自处是忠于咸阳还是忠于” 话说半句,李恪转身,大步去向俘虏之地,囚徒之所。 在大营的一角,李恪在俘虏营中见到韩谈。 “韩公,受苦了。” 韩谈像受惊的兔子般抖了一下。他哭丧着脸说“定海侯,陛下之命,我是不敢不为啊” “没事的。”李恪笑着看着他,“人主之托,忠君之事,您做甚,天下也说不出韩公半句坏话。” “真真的” 李恪点点头,才要说话,门外应曜突然来报“报” “进。” “有秉君侯,欺君祸国,篡改遗诏之jianian贼赵高同党,旧大秦给事中忠并随行卫尉四人、税吏二十七人已尽数斩首” 李恪看了眼面色惨白的韩谈,转过头,不满地等着应曜“不是说了,此事不要在韩公面前提及,你是欲以假言诓骗韩公不义” 应曜嘭一声单膝跪下“此等大事,臣下不敢妄言问斩之前,忠为求恕,已将胡亥、赵高、李斯篡改遗诏,威逼郎中令之事尽数盘出,一应口供签字画押,绝无虚假” “真的” “千真万确一应事物皆在营外” “那就把口供呈上我看。” “嗨” 应曜嗨了一声,抬手一招,几十个墨者鱼贯而入。 他们手中捧着的不仅有口供竹简,还有一些认罪的血书,以及三十二颗死不瞑目的人头。 韩谈当场就尿了。 李恪嫌弃地看了看地上的水渍,轻声说“韩公,我此来呢,其实有一事求你。” “定定海侯请说” “我呢,方才一时冲动拦了殿下行孝,如今殿下生气了,任我怎说也不愿去听。您看,如今事情水落石出,可见我的猜测其实是全无错漏的,赵高、李斯,还有皇子胡亥,真的在陛下死后篡改了遗诏,还以蒙氏全族性命要挟郎中令,要他书下两封御令,诓骗陛下选定的继承人自戕,好夺国,乱国,祸国。” “可我可我真的眼见陛下让郎中令主笔,书下那两封御令。就连御令何时送抵,何人送抵,都是” “您真没记错” 韩谈哭了。 李恪从怀里抽出一块白绢捂着鼻子,皱着眉看着上下齐涕的韩谈。 “韩公啊,这件事我手上已有了确凿的证据,然而曜这人,冲动,对陛下又忠诚,一时怒极居然把这些重要的人证皆斩了。这事儿闹得死无对证,您说我该怎么让殿下相信,这些口供不是屈打成招的呢” “定海侯,您放过我放过我我实在不敢违背陛下”韩谈叩着响头,一下一下,无止无休。 只是李恪全无所动。 他只是叹了口气“韩公,您看看周围。” “周围” “陛下在天上看着您,我在您面前,可都感受到啦” “”韩谈一下便僵在原地,他的脸上忽青忽白,突然发力咬破了嘴唇。 “定海侯,我记起来啦胡亥该死,赵高该死,李斯该死那蒙毅也该死不过三个篡国的逆贼绝不会由蒙毅活着,他是必然要为陛下殉葬的,此事勿需您来cao心” “是么”李恪不置可否地念了一声,“那殿下那儿” “韩谈身受皇恩,如何能让陛下最爱的皇子枉死此事便包在我身上” “韩公高义”李恪站起身,向着韩谈躬身长揖。 他站起身,朗声下令“令旗四出,三千里加急” “嗨” “令草原入冬,戎狄上将军府所节制之七郡郡守、将军,立即停止进兵,原地扎营,其人限十一月初一至狼居胥大营上计,商讨开春大计。” “令阳周田荣并白于将作阻断直道,即日起新建阳周关隘,全面隔断与中原腹地之联系” “令河间军季布紧闭关隘,收紧兵力,置军布防白于山地,毋使有失。” “本侯得讯,北军于上谷丢失一批军资装备,有东胡欲伪装秦军,骗关寇边。故请雁门将军陈旦封闭阴山、平城、句注、楼烦等一应出入关隘,无论何人叫关,不可使一兵一卒借道雁门。” “年少之时,上郡郡守泊,雁门郡守骏二人对本侯多有恩惠,本侯一直铭记,却无隙回报。请陇西侯代本侯跑一趟肤施和善无,请二位郡守往狼居胥一会,以全本侯相思之意” “以上三令二请,即刻发出,镰鼬营不可有旦夕拖延此令,大秦戎狄上将军,定海侯恪,始皇帝三十八年,孟冬” “嗨” 一口气连发了五道惊天的将令,李恪低头扫了眼瘫软在地,张口无声的韩谈,突然又想起了什么。 “差点把这事儿忘了。叫人为韩公洗漱更衣,这样子去见殿下,臭死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