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二三章 虎毒食子 (第2/2页)
成怀抱状把狼居胥遥遥抱在怀里。 “令!平戎散行,轻骑游弋,大军擂鼓,徐徐而进。凡弃弓马者,缚囚之,顽固不化者,杀无赦。进兵!” 在下方露台静待将令的田横、苏角齐齐抱拳:“未将遵令!” 战鼓擂动,扶苏不满地看着李恪:“恪,你今日怎的总不愿把话说完?” “没影的事呢……说出来要是错了,岂不是有失墨夏子算无遗策的风范?” …… 李恪的偏师大举向着狼居胥进发之时,在乔巴山战场上,蒙恬连退四百余里,也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 扶苏还是缺乏实战经验,他给出的战略虽说精彩,却低估了败阵的影响。 头曼不是有勇无谋的莽夫,蒙恬要骗过他,就要给每场败战留下足够重的筹码。 那些筹码是用人命铸成的,败到现在,军中已是一片愁云惨淡。 宿将杨奉子拒绝战败是个表象,证明他已经控制不住军心,再败下去,大军就该变诈败为真败了。 不得已,蒙恬只能临时改变战略,五万备军秘密北调,草原战场,秦军的抵抗猛然激烈,各处交锋,杀声振天。 这种变化传到头曼耳中就成了另一股味道。 秦军……回光返照。 困兽犹斗的道理谁都明白,作为从小就不离开狩猎的匈奴,对这个词的理解比蒙恬更深。 在头曼心里,蒙恬一直都是猛虎,猛虎一旦困钝,他的心里难免犹疑。 这种犹疑一但体现在战场上,就是匈奴的攻势在放缓。 年轻的冒顿还远未到历史上雄才大略,狡诈如狼的地步,他只看到秦军停止后撤,却没看到其中的风险。 头曼的犹疑让他愤怒,在主张退兵的左贤王库尔勒离开后,他把矛头直指向头曼。 一场巨大的冲突在这对父子之间爆发,争吵的声音挤出帅帐,大营里头人心惶惶。 直到愤怒的冒顿摔帘而去,亲随才敢进帐,小心翼翼向面色铁青的头曼汇报说:“单于,左贤王的族人来了……” 头曼眼神一闪:“库尔勒……拿回燕然山了么?” “他在狼居胥聚起了四万二千人,几乎把王庭的精锐一扫而空,然后……一战大败,连脑袋都被秦人摘走了。” 头曼的手猛地一紧:“他败了?” “败了,一败涂地。” “我的财富,我的牛羊,我的妻儿……那些在我的支持下渡过严冬的部落,还剩多少人在拱卫我的王庭?” “听闻库尔勒战死的消息传回王庭,那些部落就反了……” 头曼深吸了一口气,沉默良久。 “告诉冒顿,他说服我了。大军明天早上拔营,他领右贤王五万精锐为前驱,我会领着剩下的二十万兵马,为他后盾!” 三月,终末。 意气风发的冒顿与右贤王一道领着五万精锐奔赴战场,一路上,二人谈笑风生。 头曼老了,库尔勒又在去年遭遇了大败。 冒顿觉得他不再适合左贤王尊贵的身份,右贤王应该接过那杆大旗,入主燕然,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老jianian巨猾的昆耶自然听出了冒顿的弦外之音。 这一场仗打了一年,匈奴实力大损已成定局。他也对头曼的表现颇为失望,隐晦表示,单于应该像一个合格的王者一样,懂得把权力交给优秀的儿子。 冒顿大喜过望。 二人的关系近了,正谈笑间,有从人来报,前方发现秦将陈旦与他的破狄军,前锋交战,大败而归。 冒顿大怒,亲自领兵迎上去,与旦的四千破狄大战半日,旦惜败而退。 冒顿不愿放过这个绞杀北军第一精锐的机会,号令全军策马疾追,双方追逃百余里,在一处连山,旦停住脚步。 他说:“祖龙头曼,死于今日!” 数以十万计的秦军从山岗两侧越岭而出,顺着山坡,呐喊而下。 冒顿看着无边无际的秦军黑甲,惊惶地与昆耶对视一眼,突然,什么都明白了…… “老狼贼!你害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