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五六章 扶苏千秋,则墨千秋 (第1/2页)
金钱是妖魔。 资本的价值在金钱时代达到至高,其易保存,便携带,不惧灾,通万物。 在后世,人类为了发掘比土地更优质的统治资本耗费了数千年时光,直至金钱展露头角,用一顿疾风暴雨似的猛攻,将所有对手斩落马下。 金钱是妖魔。 它的流通特性,增值特性,膨胀特性等等与生俱来的属性让原本至高的王权成为笑柄。 皇帝收集不了全天下的金钱,连绝大多数也占据不了。 在金钱的世界中,交易才是久存之道,而统治只是其中的一种手段,甚至都不是最好的手段。 慎行完全理解不了这种概念,无论李恪如何解说,他都是一头雾水。 李恪唯有无奈摇头。 “老师,您可知机关的价值?” “价值?化腐朽为神奇,转凡物为神骏?” 李恪登时哭笑不得。 “机关又不是神迹,哪来这许多神奇之处。”他把头摇得跟波浪鼓似得,“老师,世之机关唯有一用,那就是效率,制造的效率。” 看慎行一脸懵圈地强打精神,李恪只能努力挑选最通俗的说辞。 “制造的效率多种多样,如轻减人力,可以解放出人口,再如减少次品,可以降低成本。以土地为本的王朝重视农业,而以金钱为本的王朝,更重视商业和工业。”李恪顿了一顿,轻声说,“工业,墨家举世无敌!” 慎行终于听到了最感兴趣的东西,振声问:“你要发展工业?” “工业的发展,王朝的转变都不是朝夕可成之事,只凭我一人一派,发展不了工业。” “那你是要……” “播种。”李恪摆出一个笑脸,站起来,“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四季也。子墨子穷尽一生做了春耕,让世人知道了机关之伟,我便做那夏种之人,将工业的种子埋下去。人民富闲了,商业发展了,他们终有一日会明白工业之妙,当天下皆以为工业更佳,那才是瓜熟蒂落,秋收之时。” 慎行一脸兴致盎然,索性下车,凑上来问:“你欲如何做?” “播种之事,农人尽知。我要寻一块平整之地,翻土,曝地,埋种,培秧。” 慎行烦燥地瞪了李恪一眼:“不许隐喻!” “唯!”李恪拱手应诺,“平整之地,在公,在正,在治世安宁,在法度森严,所以墨家要归秦,还要做大秦的忠臣良将。” 慎行点了点头。 “取地,便是我要统御一方,翻土,便是大兴土木,将那一方建成苍居模样。” 慎行思虑片刻,问:“法家……” “地里有虫卵,杀虫不正是曝地之责么?” 慎行大赞道:“非法!” “扬墨,非法,推行新事,破除老旧,此曝地也。”李恪正声说,“接着便是埋种和培秧……” “似你这般做,工业之秧破土之时,天下必将动荡不宁。” “所以我需要盟友。”李恪冷声说,“始皇帝不是合适的盟友,他太智慧,太强势,容不得悖逆反抗。但他会死的,他死之后,二世嘱谁?” “嘱谁?” “我管他二世主谁,事实上,我只需要扶苏。若始皇帝不选,就别怪我将他选的二世打落玉陛,自立新主!” 慎行眯起了眼,郑重问:“为何是扶苏?” 李恪叹了口气:“老师,工业发展有悖于王权,这一点谁也改变不了,而以天下有识之能,此事也瞒不过他人的眼睛。” 慎行唯有点头。 “我与扶苏相识于十三,至今五年。此人非是雄主,也不见得就是明君,但他至善。” “何为至善?” “路遇不平之事,他拔剑。豪绅欺凌弱小,他秉公。才士不得重用,他怒斥。友人遭遇不公,他同哀。师姊让他等了八年,他从一而守,敬之如常。赵柏心有反秦之意,他一笑而过,不揖不嘲。此人得蒙氏真传,秉齐法之念,以法以教,信人奋士,便不是雄明二主,也必定是个善主。” 慎行重重叹了口气:“善主可欺么?” 李恪毫不犹豫地摇头:“善主不可欺,但善主爱民。我要做的事情必遭人忌,他们见不得权威流丧,肯定要在工业萌芽便急急扑灭。这世上还有复辟,有野望,有赵柏那般一腔热血,却根本不知道后果的憨包……” 说到这儿,李恪苦笑一声:“大治前必大乱,我若不想把这天下打成死地,能依仗的唯有扶苏的善。” “可人是会变的……” “尽人事,听天命,他若要变,我化身恶龙,与这天下为敌!” 李恪背着手,越过天池,望向咸阳。 “望天怜悯,不使善亡。这一场大秦或要被绞成乱麻,但只要保下秧苗,就必定会有秋收。真到了瓜熟蒂落之时,扶苏千秋。扶苏千秋则墨千秋,墨家千秋……我亦千秋!” …… 那一夜,慎行最后一次饮酒,自斟自饮,自饮自唱。 他饮了一夜,第二日就加重了病情,在起身之时昏厥过去,再也没有醒过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