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四零章 恪回来了 (第2/2页)
泪的冲动走在最前头。 李恪不在,严氏柔雅,她现在是家中的顶梁柱,她要坚强! 身后突起一声声惊呼,她回过头,看到小穗儿挤在队中慌忙上窜,边跑边喊。 他似乎很急,沿路蛮横地推开那些垂头丧气的乡里们,因为太过急迫,好几次险些将人推倒。 吕雉的眉头皱成川字,看着小穗儿走上来,沉声呵斥:“庄子之论宋荣子,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此,方为君子之道!” 小穗儿缩了缩脖子,连忙拱手:“少夫人,遵知错了!” 吕雉看着这个滑头小子,脸上闪过一丝哀伤:“恪甚喜你,视之如弟,如今前路莫测,你却再做不得孩童,当谨言慎行,不可乱了心智。” “遵省得!” 此子端正…… 吕雉的脸色总算好了些许,她拢了拢头发,把小穗儿拉到一旁,让开通路让乡里们先行。 她问:“我叫你随童贾老丈殿后接应,究竟出了甚事,能叫你如此惊慌。” 小穗儿喘了口气,小声呼到:“少夫人,打起来了!” “谁打起来了?”吕雉一脸疑惑。 在她想来,墨者们克服上令,肯定不会违背先前的商议。乡里们没人领头,也少有胆量行悖逆之举。若说乡里或是秦军内讧…… 吕雉摇了摇头,眼下的局势,山下明明无人会打起来。 小穗儿神神秘秘地凑到吕雉耳边,小声说道:“方才我与童贾老丈在山口等着儒兄,结果自天边杀来一群骑兵,似有好几千人,二话不说便开始袭杀秦兵!秦兵已经乱作一团,童贾老丈令我上山,速将消息告知于您……” “骑兵?”吕雉一惊急急拉住小穗儿,“他们是南来还是北来,是墨者,游侠,还是夷狄?” “是北来的大秦铁骑!骑甲骑弩天下无双,我看得真切,必是大秦的铁骑!” 吕雉愣在那里,神色恍惚,眼圏微红。 小穗儿慌忙扯了扯吕雉的袖子,焦急问:“少夫人,必是公子带兵来了,您此时却哭甚?” “良人回来了……”吕雉咬着唇,捏着袖,深吸了一口长气,“遵,你唤上几位乡里从速上山,立即将此消息报与旦兄。知会他们,要将战奴藏好,余者无论乡里、墨者,无论传扬是死、是伤,即刻下山!” “唯!” 小穗儿急急而去,吕雉看着他消失,又看了眼长长的,蜿蜒的上行乡里,突然落下了一滴泪。 此泪与哭泣无关,她的声音也闻不见哽咽。 “乡里们下山吧!”她平静地说话,那声音清透,成竹在胸,明明不高,却借着山风传到每个人的耳中,仿佛万般变化,尽在掌握。 她笑着哭诉:“天兵至矣,夫君至矣!恶徒伏法,正义得彰!乡里们,我等下山,回家!” …… 崇山之中,隐辟之地。 旦闷声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手拿着磨石,一下一下打磨着遂愿的锋刃。 自从李恪赠了他这柄宝剑开始,他一路都是顺风顺水。 遇见武姬,东行沛县,收获踏雪,不可一世…… 可从李恪亡命开始,这份好运便结束了。 他一点也不遂愿,守护獏行时束手束脚,事到临头又被吕雉放翻。待到好容易恢复了自由,憨夫告诉他,他已经背创崩裂,重伤垂死。 甚至为了让这个消息看上去真一些,他老子都去獏川撒疯了。 吕雉还说,若是他敢私自行动,便要让他伤重不治,叫武姬在獏川戴孝守寡…… 真真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旦像猛兽困于囚笼,狂躁之中,只剩下胡思乱想。 他自度以他之勇,踏雪之骏,又有四百精悍战奴襄助左右,便是直面山下那伙秦兵,也当有一战之力! 可吕雉不许! 他让墨者下去请战,吕雉就让他想想李恪的留言。但李恪明明说得明白,除了暴力,什么都不合作呀! 妇人当家,牝鸡司晨! 如此惺惺作态能有甚用,獏行还不是要毁了? 旦怒意难当,猛一使力,那磨刀石在锋上刺溜出长长一串火花,将他铁青的脸映得雪亮。 憨夫急行奔至! “旦!叫齐乡里,与我下山!” “此时下山还有何用!”旦如野兽般嘶吼回去,“先前阻我下山是你,如今要我下山的又是你,沿途下山两个时辰,獏行早就毁了!” 憨夫奇怪地看了他一眼:“若有疑惑你便自去问恪君,恪君回来了!” 遂愿剑锵啷啷落在地上。 旦张着嘴结巴道:“恪……恪回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