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三章 侠之大者 (第2/2页)
介于草图和概念图之间的东西而已。 李恪倍感无力,当即塌下肩膀,抬手送客:“水车之事我就不掺和了,二位自便,不送。” 辛凌一双美目流转,由上至下深深打量李恪一眼,一言不发起身就走,即便是憨夫挽留都没能让她停下脚步。 屋里很快就只剩下两个人,一个唉声叹气,一个叹气唉声。 “恪君,师妹此人……”憨夫欲言又止道,“如此说吧,这世上除却老师,师妹从不对人假以辞色,往日里,便是对扶苏公子也不曾有过例外。” “往日里?” “正是。”憨夫点了点头,轻声说,“前些日子,我亲眼见师妹对扶苏公子笑了,就在他答应为水车奔走之时。” “此事是扶苏公子引荐的?” “扶苏公子以荷华之身,带着那些山中事物说动几位县官,许我等借县中河川搭建机关,资材自筹,且县里不得有分毫阻挠。恪君知晓扶苏公子所出的,是何事物吧?” 李恪当然知道,能够钳制几位县官的山中事物,自然是郑家匿农无疑。 那日公审的时候扶苏没来,李恪还当他是自持身份,不愿对县政过多干扰,不成想,这当中还发生了这么多故事。 李恪长叹一声:“如此说来,公子隐瞒身份,借山中事物和县里换了一段河川?” “换?山川河流皆大秦之物,何人敢私相授受。”憨夫心不在焉地划着席面的纹路,轻声说道,“水车之事利于万民,我等换的是搭建与勘验的机会。县里允诺,事成之日便遣专员勘察,若水车真有神异,他们愿意献策于上,将水车广推天下。” “就这些?” “恪君莫当此事轻巧,墨家与大秦……”憨夫叹了口气,“总之扶苏不适合与墨家过于亲近,便是阴荷华之名,咸阳中也不乏知晓之人。” “法墨有争?”李恪鬼使神差地问了一句。 “墨家何德,能与权倾天下的法家相争?”憨夫摆了摆手,失声笑道,“此事并非恪君所想,个中缘由几句话也说不明白。我只与你说,师妹为水车做了三件事,赴楼烦强求扶苏,驰阳周说服老师,最后还回了趟蓝田老家,将辛童贾一家迁来这苦酒里中。” 李恪目瞪口呆道:“你说这月余时间,辛阿姊在苦酒和蓝田间跑了个来回?” 无怪乎李恪会惊讶。 苦酒里的位置在后世大同平原,蓝田则地处咸阳附近,两者相距甚远,按了秦制足有两千多里,一个来回就是近五千里。 如此算来,辛凌这个月平均日行两百余里,过程中还要说服那么些人,几乎是片刻不停。 水车有这么大吸引力? 李恪突然觉得自己先前的行径有些混蛋,也不管人家付出多大心力,就那么居高临下肆意嘲讽。 他探寻似望向憨夫:“辛阿姊……何至于此?” “恪君当真身怀重宝却不知。”憨夫感叹一声,“普天之下,诸子百家。其中学于百工者有四,曰墨家,曰公输,曰欧冶,曰仙家。四家之学各有偏重,有周一朝,天下名师巧匠大抵皆出自四家。” 科学四大家? 李恪不明白憨夫为什么要扯这么远,但不得不说,这些秘辛很对他的胃口。 憨夫继续说道:“虽说四家走出过名师圣贤无数,此先却从未有人想过利用水力来驱动机关。更遑论以水力替代民力,灌溉良田!水车若成,汲水灌溉日夜不歇,普天之下将生出多少良田?又能养育几多黔首?恪君,善莫大焉啊!” 侠之大者…… 李恪感到自惭形秽。他偏过头,示弱般应付一句:“水车远非你等想象那样简单,要在二十日建造水车,恕我无能为力。” “无能为力……”憨夫听出李恪的推脱之意,苦笑一声,“师妹生性率真,不通人情,此前诸多得罪之处,望恪君海涵。自今日起,水车之事由恪君自决,墨家必不会强求一句。如此……告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