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16 (第2/2页)
烧了起来,救火的人提着水,却根本靠近不得。 山上的树木煤炭,直烧了三天三夜,才慢慢熄灭,整个阳歧山黑乎乎一大片,光秃秃的全是黑炭。 整个阳歧城都沸腾了。 男人们小伙子们再也不用上工做苦力,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却连一文钱也拿不到。 若是出了事故,连个尸体都没法收。 地里荒废的庄稼,渐渐有人下地去干活了。 张炎吓得魂不附体,连夜就写信快马加鞭叫人送到京城给宁华郡主。 严家大门紧闭,这三日内没有人进出。 等到阳歧山的大火彻底熄灭,有些胆子大的,还抬着竹篓上山捡炭火去了。 有人传,这是阳歧山山神见不得阳歧山沾上人命与鲜血,天降雷火,度众生苦劫的。 口耳相传,一个接一个,说的煞有介事,说的无比逼真。 人人都信了。 张炎也只能以这个理由上报了宁华郡主,若不是这样,他玩忽职守,难逃惩罚。 严和明没有发声,也只能默认这个说法,不然,说他沉迷女色,让人算计摆了一道? 宁华郡主派人过来查看了一番,阳歧山上已经烧的面目全非,原先开采的煤矿,全都被塌下来的巨石堵住,所有能落脚的地方都是黑压压一片,若是想再重新叫人挖,可早已经无法勘测,毕竟有些外露的煤已经都被烧成了炭,还被百姓捡回了家。 再说,二皇子也等不得了。再开采至少两三年,他迫不及待了。 宁华郡主大发雷霆,然而她能怎么样?天降灾祸,许多人宁愿被打死也不肯再上阳歧山。 严和明病了,她派人探望,是真病。口中一直呓语,说着似乎是前世的一个梦。 胡彩玉不在严家耀武扬威,只安心照顾他。 元启十三年的春天,失踪了快两个月的穆春回到了阳歧城,她站在穆家的大门口,瞧着门口朱红漆的大柱子,微微一笑。 她身后的方之询扶住她的肩膀,与她携手一起进去。 周氏看见女儿平安无恙归来,喜极而泣,不知道说什么好,激动的眼泪涟涟:“你跑到那里去了,也不跟我们说一声。” “让母亲担忧了。”方之询单膝跪下:“我将春儿从严家接出来,带去一位名医那里求医。那大夫用的法子十分凶险,若是不能成功,便是死路一条,因此不敢惹父亲母亲担忧。想着若是真的死了,倒不如让你们以为她失踪了,多少有个念想。如今却是成功了。” 穆春点头,表示同意方之询的说法。 “那严二爷,他还在找你呢。”周氏还记得严和明的好心:“你们去治病,也骗了他吗?” “没有,他都知情的。”穆春问心无愧。 周氏这才点点头,笑着说道:“如今也好,你大哥再过两日就上考场了,前些日子还写信问候你。之前怕影响他,你的消息我们都瞒着,反正你也嫁人了,倒是没人怀疑。如今你大好了回来,他知道肯定开心。” 是了,要春闱了。 穆春想到自己重生的那一年,大哥参加的是秋闱,而严和明科场舞弊,被穆立当场拿住,衍生出穆严两家的恩恩怨怨出来。 恍如一梦啊。 “你们坐,我去炒几个菜,珍琴炒的菜根本不能吃。”周氏笑笑,起身去张罗。 “对了,玉竹呢。”周氏顺口问道。 穆春笑:“她没跟我去严家,相公直接将她找了个好人家嫁了。” 她看一眼珍琴,问道:“母亲如今要亲自炒菜了?” “这样的日子过着踏实。”周氏笑。 “是啊,踏实。”周氏以前也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呀。 当家主母,指点江山,手上过的银钱,如流水一般。 如今却也要沾炭火和油烟了。 可是,踏实啊。 半个月后,穆大小姐疯病治好了,与方之询重修旧好的消息传遍了整个阳歧城,不少人过来打探名医,穆春无法,只得编了一个世外高人,流传于世,却遥无影踪。 穆家过着平淡简朴的日子,直到五月中,报喜人敲着锣鼓,敲开了穆家的大门。 整个阳歧城又一次沸腾:“穆家果然是书香世家,落魄成这样子,还能出一位探花郎。” “那可不,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你没听过吗?就连穆解元,如今人家都重新捡起了书本,说是要明年应举呢。” “他都快四十了。” “四十怎样?他儿子今年不是才参加科举吗?虽然没有中,可是一家人都是努力上进的,总会有好结果的。” “这倒也是,老子不差,儿子自然也不会差的。” 议论声中,没有人发觉,方宅隔壁,一家姓赵的,有一顶小轿子,悄悄地抬进了门。 “什么,二皇子不要?”穆春大惊。 “如今郡主娘娘被二皇子所弃,自然也不会娶表妹了。”方之询笑:“听说那二皇子空有野心,胆大妄为,被皇上厌弃,不嫁他也是好事。” “可长月这样子……” “你可知道送她回来的是谁?”方之询笑。 “谁呀?” “长月说,郡主娘娘嫌她没办法笼络二皇子的心,让她自己回来,派的卫士不多,路上遇到山匪,碰见苏阳,救了她,顺便护送她回来了。” 穆春眼前一亮,苏阳是个良配。 “郡主娘娘那边?” “等她气消了,我会去说的。”方之询道:“她之前能因为跟二皇子的勾结,放过追究我那三万两银子的事情,也能放过长月的婚事吧。” “希望如此。”穆春感言道:“还希望穆夏在宫里一切安好。” 三个月后。 三个月后。 穆凌云被皇上钦点为中枢院执笔,成为朝廷的后备力量中坚。 穆夏在宫中如鱼得水,渐渐地人人尊称一声“穆女官”,就连宁华郡主,坐了皇帝的冷板凳后,也少不得见了她和蔼可亲。 穆家的日子,一直平淡而俭省,即便是有了这两位,还是低调平常。 只是,没过多久,苏家就主动将苏锦绣送了过来,穆家没有假惺惺的推辞,更没有奚落,而是十分真诚的表达了希望永结秦晋之好的愿望。 没多久,赵长月嫁给了苏阳,这位老光棍高兴地不知所措。 元启十三年八月,穆春挺着微微隆起来的小腹,走在朱雀大街上,迎面瞧见一个人,她停下脚步,实在无法忽视对方的眼神。 严和明愣愣地看着她,许久才恍惚问道:“你信里说的,那个梦中我们的孩子,是真的吗?” 穆春不知道怎么回答,她用手轻轻抚着小腹,呆愣愣的没有回答。 严和明殷切地望着她。 她轻轻点头。 严和明忽然轻笑,像一颗清亮的星星:“那就值得。” 他转身走开,她站在原地,抬头望,旁边是酒仙居。 哦,这里是朱雀大街,她差点忘记了。 拐个弯,是穆家的大门。 她扶着慧娘的手,坚定地朝穆家走去。 愿与世无争,愿岁月静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