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6章 农工商并举 (第1/2页)
由于没有临时公函,十来个随从刚刚踏入烽火台的地盘,二百守军重重围住了他们,一阵打斗之后,随从们都被缴械了,一个个被五花大绑了。 随从杨通甫大骂:“奶奶的,老子是陪安抚使大人和杨通文将军来慰问你们的,竟然敢如此无理?” 一个校尉走过来,啪的一声给了杨通甫一个耳光:“没有公函,叫什么叫?本校尉我只认公函,不认人。” “大哥,这家伙打我的脸,你咋不出声啊?”杨通甫急得大喊。 “你说杨通文是吧,我不认识。军事禁地禁止撞入,你不识字吗?都给我站直了,今天我要问问你们为何擅入烽火台?”校尉举起了皮鞭,眼看皮鞭就要落下去了。 杨通文隔着老远高喊道:“不得无礼,放下鞭子!” 守备军的文书认识杨通文,连忙阻止了校尉:“杨将军我认识,没有假,快拜见将军。” 校尉收好皮鞭:“末将见过将军,方才冒犯,请将军恕罪。” 杨通文拍了拍校尉的肩膀,哈哈一笑:“做得好,你何罪有啊?” “多谢将军!兄弟们,集合!将军来看望我们了。”校尉说完,二百士兵迅速站成了方阵,手握兵器,等着杨通文检阅。 “兄弟们,这位是闯入五万金军营中活捉叛徒张安国、威震山东的大英雄——荆湖南路安抚使辛大人。”杨通文大声地介绍说。 “大人神武,大人神武!” 将士们对着目光有棱、红颊青眼、壮健如虎的辛弃疾高喊。 “好汉莫说当年勇了,大宋的未来就依仗诸位后生了!”辛弃疾摆摆手。 “烽火台我不是给你配备了300人马吗?还有一百呢?”杨通文问校尉。 “回将军,还有一百人在附近的山林种地,一会半会回不来。”校尉道。 “好样的!以农养兵,以兵护农,不愧是我杨家军的楷模。”杨通文连连夸赞。 “辛大人,请您给将士们训导吧!”杨通文说。 “诸位,本使想在城步寨招募飞虎军,不知你们愿意加入否?”辛弃疾一脸严肃。 “抗金杀敌,绝不退缩!我等愿意追随大人!效忠将军!”…… 随后,辛弃疾等在校尉的陪同下,登上了烽火台了望,他看到了南边有一大片高山草原,方圆约百里以上,群山异常平坦而宽阔,俨然北方的草原,数不清的马群在悠闲的啃着草儿。 往下看,山腰是原始次森林,植被丰茂,苔藓、野草、灌木、杜鹃等随处可见。 辛弃疾边走边问杨通文:“此处叫什么?为何有这么多马匹?” 杨通文回道:“此乃十里平坦也,我杨家军的战马基地,马匹数以千计。此地风景奇特,因风大之缘故,上面植物大多十分矮小,部分背风区域的树木形成了天然的盆景园。” 辛弃疾不由称赞:“想不到杨家军未雨绸缪,豢养战马藏于此山,本使佩服之极。” 杨通文道:“急天下之所急,我杨家将素来不打无准备之战。” 辛弃疾道:“将军所言极是,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若再辟东山为养马场,我大宋骑兵何愁无马焉?” “哈哈哈——”两人相视而笑。 “东山马场之事,本使回潭州即修书,奏请圣上批准便是。” “有劳大人了。”…… 杨通文将带来的猪rou、羊rou、牛rou、蔬菜、水果分发给了将士们,守备校尉执意挽留杨通文、辛弃疾等吃了早晚饭再走,杨通文坚决推辞道:“我和辛大人还要去别处巡察,就不要麻烦了!” 辛弃疾对二宝顶烽火台的守备将士非常满意,寻思道:若所有宋军部队都若此耳,大宋一统中原大有希望了。 荆湖南路匪患虽然平息,但是经过多年兵灾,武备空虚的问题暴露无遗。辛弃疾在城步寨巡视后,对杨家将武装集团的军力、军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就将组建地方特种部队的重任交给了杨通文。而后他上书朝廷,要求把这支还在筹措中的军队划归自己名下,不受其他官员的节制。 朝廷当然不会同意这样的“无理要求”-——这是典型的拥兵自重。但是,建功心切的辛弃疾看不懂朝廷的意思,他以为朝廷是因为不了解情况才驳回他的建议。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他就把朝廷的命令按下不发布,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