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记_第十一章 演武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演武场 (第2/3页)

补偿点什么呀。

    对着自己这个师妹,百灵有时候感到很是无奈。

    李子卿把手里提着几个纸包,放到了桌面上,望着吴熙儿笑着点了下头。

    今早听广庆回来说,你和那个北楚太子结拜,是不是真的有这回事呀。百灵一本正经的问道。

    却有此事。夫人,你怎么想起问这个呀。

    百灵一脸担忧的望着李子卿,提醒的,道:前天听皇宫传出消息,说北楚在西夏边境挑事,担心迟早都会兵戈相见。夫君如今和北楚太子结拜,将来可能会对你不利呀。

    我明白夫人的顾虑,到时北楚,真的与西夏交战,很有可能会授人于柄。其实这点,为夫早就想到了。至于为何结拜,尚且还不能告知你。到时夫人自会知晓。

    见李子卿不愿意说,百灵也不好再去追问,扶着他进了房间休息。

    对了,夫人,我还有点紧要的事,要和圣上禀告。话音刚落,李子卿就运转内力,将体内里的酒气,尽数排出。人也清醒了几分。没作停留,径直走出了房间,骑着白马离开了府邸。往皇宫而去。

    吴熙儿凑在白灵的耳旁,小声嘀咕的,道:师姐,子卿哥哥好像有什么事,刻意瞒着我们。

    百灵看着这个爱管闲事的师妹,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无奈的轻摇了下头,敷衍的,道:子卿不想说,自然会有他的理由。我们还是不要去过问了。

    吴熙儿嘟了嘟嘴,拆开桌面上的一个纸包,拿出一块桂花糕递给了百灵。笑嘻嘻的,道:师姐,快尝尝,这味道怎么样。

    接过吴熙儿递来的桂花糕,百灵轻咬了一小口,微笑的,道:味道确实不错。

    哇……你们在吃什么好吃的呀,有没有我的份呀。裴广庆突然走了过来,面带嬉笑的道。

    吴熙儿狠狠的白了裴广庆一眼,语气颇为不满的,道:你吓了我一跳了。一闻到有吃的,就知道钻了出来。哼…,真没出息。闪到一边去。

    裴广庆耸了耸肩,无奈的笑了笑,望着吴熙儿故作生气的样子,还真是满可爱的。也忍不住想逗她一下。

    “熙儿。你这可说的不对额。广庆哥哥为人正直,怎么可能会是你说的那种人呢。”

    哟,看看。你都不打自招了。吴熙儿指着裴广庆抱在怀里五香栗子,正儿八经的道。

    裴广庆嘿嘿的笑了笑,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让得旁边的吴熙儿狠狠的跺了下脚,刚好睬在裴广庆的脚丫子上。裴广庆强忍着疼痛。挤出一丝比哭还要难看的笑容。算你狠,小爷不跟你计较,心里这般想着。瞄了一眼正在偷着乐的吴熙儿。裴广庆淘出一颗五香栗子,尝了尝。赞不绝口的,道:真的太好吃了。这肯定是从姜记哪里买的。只有那里的栗子,才是最正宗的。

    是啊,现在广庆哥哥的鼻子,都快赶上熙儿了。

    坐在那正在品尝桂花糕的白灵,看着这对活宝,吵来吵去,欣喜的笑了笑。

    御书房。杨誉坐在书桌后,正在批阅刚刚送来的奏章。听到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是,苏公公吧。

    正是老奴

    进来吧

    苏公公轻轻推开了房门,随即又关上。望着杨誉,恭敬的,道:皇上,军机处中丞李大人,在玄武门外候旨。

    快宣

    是,皇上。苏公公走出门外,拉开了大嗓门。

    宣中丞李大人,到御书房见驾,沿着这声音,一路传了过去。

    中丞李子卿,参见皇上。

    进来吧。

    是,皇上。李子卿推开房门,随即又关好。望着正在批阅奏章的杨誉,恭敬的,道:今日早晨,微臣见了北楚太子夏候杰,并查明了那如来酒楼的命案。

    杨誉隐隐闻到李子卿身上传来淡淡的酒气,并没有过多去追问。

    “李爱卿,把你所知道的,如实说给朕听。”

    是,皇上。臣早就派出了人,跟踪北楚太子,查到了他的落脚处。就在九龙客栈。臣于是有一个想法,直接去找北楚太子,问个清楚。

    杨誉神色一儗,接着问道:那结果如何。

    回禀皇上。据臣所知。修罗门的那帮人是北楚临阳王的亲信,来西夏,是要追杀一个人。为了不打草惊蛇。暗中把如来酒楼的人,全部杀了,无一活口。而且,他们根本就无需听从北楚太子的调动。只是表面对他的尊敬而已。

    李爱卿,居然还有这种事。

    臣不敢欺瞒皇上,刚才所言,句句属实。

    杨誉盯着李子卿良久,后者身上没有呈现出一丝慌张。看来所言不假。

    回禀皇上,当时北楚太子和臣说。对他们都下过严令,不可惹事生非。可最后结果,犯了这么大的一起杀人案件。

    杨誉若有所思,望着李子卿,疑惑的,问道:修罗门这帮人,居然敢公然违抗北楚太子的命令,难道就不怕追究责任吗。真是让朕费解。

    皇上。臣有个挚友,叫萧海。他曾今在幽州边境,杀了夏候渊的爱子。才被修罗门的人,一路追杀至此。

    杨誉拿着乾坤扇顶着下巴,微闭着双眼。似在想些什么。过来片刻,缓缓睁开,望着注视自己的李子卿。略带一丝斥责的意味,道:李爱卿,你可知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