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师北定_第226章 诱因足够 激发潜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6章 诱因足够 激发潜能 (第2/2页)

08式的易筋经十二势拳法,最后是刺枪术五招单兵作战及合搏作战战术共72式变化,每个人都练到出了一身汗。

    早餐过后,我们一行六个人告辞了这个新加市区的聚落及五位长驻的战士,启程前往此次25日巡视行程的最后一个目的地新诺市。

    这一带的景观与新加市的区别不大,都属马德雷山脉的余绪,地势比较高,所幸有大山的滋润及大湖的水可供灌溉之用,因此也是一片水草丰美之地。

    由于这个大湖地处半山腰,比它的脚下平原高出一百多尺将近二百尺,是个不定时的炸弹,万一它不高兴,把水宣泄下来,它脚下的平原顿成泽国,人畜、草木无一能得幸免。

    我们一行六个人沿着大湖的山脚下行走,自新加市区的东边一路南下,看到四条何的发源地都在大湖的山脚下,与大湖并不相通,继续南下约十里处到达大湖得最南端,终于看到一条与大湖相通的河流。

    这条河并不大,应该就是图拉汉河,往西行经新巴市后自马尼拉湾入海,依据记忆,这也是唯一与大湖相通的河流,我们沿着图拉汉河向北朝大湖而上,由于坡度很陡,水流湍急但水量不多。

    我们继续朝着大湖攀行而上,终于在离大湖约三百尺处看到一个瀑布,瀑布的高度只约三十余尺,但也将下面冲击出一个小湖,湖水清澈游鱼无数,但都是小鱼,水太清养分不够,大鱼无法生存。

    我们继续攀上三十余尺的高坡,终于看到瀑布流经的河床,是一大块整片的花岗岩,中间有历经千百年来风化、漂流木冲刷、石块滑过磨擦等因素,在平整的花岗岩上画出几条浅沟,湖水就从这些浅沟宣泄出去了。

    这种情形如果没有人为的干预,几条浅沟就会变成多条深沟,千百年之后这个大湖就不见了,它就会变成山谷、小湖、小溪的综合体。水的力量是无限的,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之下,大自然的变化于焉而形成。

    站在大湖岸上鸟瞰整个湖区,真是风光明媚,清晨时刻,气候宜人,鸟语花香,树影、蓝天、浮云一同倒映在冷例、清澈的湖中,彷佛就融入了一幅风景名画之中。

    整个大湖的面积大约是200甲,而这个宣泄口业经千百年的冲刷,比起旁边整圈的岩石,宣泄口的花岗岩整个被切削了约30尺深,大湖边整圈的岩石上方尚有约12尺厚的风化层,其上长满了高大的乔木,种类繁多。

    以目前的人口数,所需的灌溉、生活用水,这个面积200甲,水深约60尺的大湖是尽够用了。将来马尼拉、奎松整个地区人口数到达二百万以上时,就肯定是不够用了。

    其实这里就是马德雷山脉的的最南端,由群山围出一个天然的大湖,稳稳当当儿的将水圈在群山之间,只是水满了要找一个宣泄口,结果这个宣泄口经过了千百年的冲刷,整个花岗岩盘面被切削了约30尺深。

    因此目前的大湖,应是原先大湖刚形成时的另外一个版本,原来的大湖应该有90尺深,面积不是现在的200甲,而是约有600甲之大,容积则是目前的五倍左右,其实想要恢复旧观并不难,因为地基非常的稳固。

    只要在瀑布旁边挖出一条宣泄口,将水引到别处,我们就可以将瀑布下面的表土挖除,还可为贫瘠的农田换土,再填以新土,筑城高度150尺宽度45尺厚度60尺的土石坝一座,所费人工也不会太多。

    此举不但可以让大湖恢复旧观,足供千万人口使用,而且庞大的土石坝顶部,可供地质观测、地理教室、休憩、休闲、度假、甚至召开首长会议等之用地。

    因为这里不但风景绝佳无与伦比,也是马德雷山脉的最南端的余绪,又是一个天然的湖泊。这样的地理景观人间难得一见呀!

    看完了大湖,目前毫无危险性,即使有心人想要破坏也无从下手,心下大安。不过一看时辰,距离午时已剩一个半时辰了,还有30余里路要走,必须加快步伐了。

    此地就在马德雷山的山脚下,雨水丰沛河道纵横,四处都是屯垦区、聚落散布其间,由于人口密集,土地已经充分利用,相互之间几乎已无明显的界线区隔。

    这里的屯垦区、聚落的稻田长势要比新里市、新梅市好,应该是插秧的时间早了十天左右有关吧,屯垦区内种植的也很不专业,有粗有细,也很不整齐,所幸植物有其本能以适应环境,稻苗自行调整后,整体看起来尚可,应该只是不好看,不至于影响收成太多吧!

    我们一行六个人有时走田埂,有时走官道,一路视察沿途各屯垦区、聚落,均未发现显著问题,显然逐渐地已落实实质的统治,社会稳定下来了,至于如何维持这个局面,这是统治者要去烦恼的事,今天下午首先就要与郑部长等人商讨如何渡过这次的粮食危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