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5章 就算立刻死去 也值 (第1/2页)
第195章就算立刻死去也值 午饭后,我与王提标及七位侍卫陪着父亲前往佬沃市巡视,父亲看着市政厅、教堂及附近几个政府建筑物,感慨的说道:「还是西班牙人有气魄,荷兰人在东宁地区只知索取,基本上毫无建设,热兰遮城(安平古堡)与普罗民遮城(赤崁楼)与这几栋建筑物相比,只能算是个要塞。」 对于总面积达三百余甲,星罗棋布的街道也赞叹不已,我说道:「这种棋盘式的街道其实是首创于唐朝首都长安城,只是长安城是街坊式设计,长安城内的街道均作南北、东西向排列,相互垂直,笔直端正,宽畅豁达。 但是在百万人口的长安大城中,却只有南北纵列大街11条,东西横列则为大街14条,街道实在是太少了。佬沃市市区原来只有二万人不到,但东西横列与长安城相同,有大街14条;南北纵列则为长安城的六倍,有大小街道70余条。 与长安城的街坊式街道设计相比,街坊式街道有明显的互保区域范围之划定,对于治安有帮助;缺点是交通没有像完全式棋盘街道,户户都可面临街道之顺畅、方便。将来还是要以完全式棋盘街道设计为主,以畅物流,进而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现在原住在城内的原住民,都已集中于屯垦区内安置,城内的住家则由政府接管。此外我要求,各城市最少要留下三成以上的土地供公共用途使用,现在有些不需要居住城内的人,也被政府安置到其他适当的地方,因此市区街道显得有点冷清。」 父亲问我:「留那么多公共土地,有何用途?」我回答道:「譬如植栽一整片林木之公园,留空植草之绿地,以及道路等都需要用到土地。此外,都市内若不留白,人口过度集中,容易发生灾害、不利于居民健康、也会限制城市未来的发展。」 父亲听了频频点头,接着我们到屯垦区视察,王提标报告:「现已设置八个屯垦区,地点在八德河南岸滨海地区,总共有3,300余甲,安置原住民有一万五千余人,每个屯垦区各有战士45人,另外有40位战士负责巡逻市区、各地区及发生事故应变之用,人力是有些吃紧。」 由于要过河而且是在滨海地区,总共有二十余里之远,因此乘坐快船出海再南下比较快,管带等人看到我上船,齐声大喊:「主公好!王提标好!欢迎主公、王提标们搭乘!」 又看我毕恭毕敬的扶着父亲上船,管带忍不住好奇,低声问我:「那是何人呀!」我回答:「是家父来访。」管带跟几个人一说,又齐声大喊:「大老爷好!欢迎大老爷搭乘!」父亲问我:「你的水师战士怎么都这么罗唣呀!」 我说道:「他们曾经跟我同生死、共患难过,所以一向比较亲切、比较随便一点,请父亲大人原谅则个。」由于早上会谈及中午用饭都只有我们父子俩人在一起,侯嘉亮、郑义、霍震、方志斌、三位传令官等七位侍卫都不知道这位东宁特使的身分。 方志斌比较年轻,好奇心强,特意去问王提标,王提标轻松的回答:「他是主公的亲生父亲,现在的东宁总制,相当于宰相。不过他另外有一个名头,在江湖上更响亮,他就是人称「平生不识陈近南,就称英雄也枉然」的天地会龙头大哥。 方志斌一听,大叫一声,跪倒在地上匍匐爬行过来,哽咽地说道:「家父每次谈起陈总舵主,每次都赞叹不已,说甚么义薄云天,豪气干云都不足以形容陈总舵主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义无反顾,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风范,可惜一直无缘认识陈总舵主,若能见上一面,就算立刻让我死了也值。 今天让我有幸先见到陈总舵主,请主公路过新洛市时稍后片刻,让我去通知家父前来见上一面,以慰其生平之愿,不胜思慕之情。」 我说道:「没问题,到了新圣市我们算好时间,事先以飞鸽传书通知令尊就是,新洛市离阿格诺河还有一段距离,让你们父子俩跑来跑去的,可不要受了内伤,而且令尊现在忙得很,也不见得就会在家里等你呀!」 七名卫士及王提标带来的两名战士,也都一一来向陈总舵主行礼、问安。 快船启动后顺着水流而下,战士们cao控快船越来越顺手,速度很快地提升,父亲看着这艘与中式设计大不相同的快船,赞赏有加,我说道:「这是西方各国流行的软帆式设计,cao控比较复杂,稳定度稍差,但是速度高很多。 西班牙、葡萄牙、荷兰都是造船高手,尤其是西、葡两国更是后起之秀,我军正准备在马尼拉、新达市各设一造船厂,分别引进西、葡两国的技术,融合我国原有的造船技术,分别建造新式船舰。 最后再依据两种技术所造船舰的cao控经验之反馈,设计新一代的各类船只,成为一个标准化的设计,设计者将继续追踪各类船只cao控经验之反馈,将以每十年更新标准化设计一次为原则,以不断的改善让技术继续精进下去。」 快船在出海口南方约十里处海边的一个湾澳停下来,待停稳后我扶着父亲下船,上船时被战士们一阵聒噪吵得没注意到,下船时才发现船舷的护栏,惊喜的问道:「这也是西方各国的设计吗?」 我回答道:「这倒不是西方设计,这是我军的统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