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6章 无错决策 智者之行 (第2/2页)
郑袭的总部,现在已不同于四个多月前的窘境,大家的手边都不缺银钱使,但是郑部长的临时住所也未见修缮,还是在郑芝龙位于石井乡的旧邸,一大群人侧身于此是有些拥挤、委屈了。 大厅还是让给小孩子们嬉戏之用,以避免人多拥挤让孩子走失了,郑部长的办公室还是在原来的厢房,只是另辟一间厢房作为会议室之用,对于郑部长的宽厚待人、安贫乐道的崇高品格,我又高看了一眼、又多敬重了一分。 进入会议室我们一行十二个人正好把会议室坐满,我只好请助教周令慈做会议纪录,此行每次谈话的结果都要通告全军,不使个别的谈话在各部之间产生误解,造成隔阂。 我首先阐述今天会议的三项重点议题,关于财政部所属库银、人员、战士、家属及其动员人员及老弱妇孺人员之撤退程序安排等事宜,已于昨日与承恩伯部谈过,将由承恩伯部负责贵部之撤退事宜,请派员与承恩伯部磋商撤退之细节。其中动员人员之青壮人力将在第一梯次撤退。 第一梯次撤退之青壮人力将由承恩伯部先行组织,就地整顿城内秩序、迅速建立据点、建设临时厅舍、厂房、宿舍、尽快让随后抵达之中华兵工厂迅速恢复生产。并由动员群众之青壮人力为主,开始进行开荒垦地、耕作、播种等工作,俟第四梯次撤退完毕,即可分批归回原属部门。 工商产业及财政部之库银、人员、战士、家属及其动员人员之老弱妇孺,将在第二梯次撤退。届时将直接航向马尼拉湾,劲直开进马尼拉上岸,以节省民力。上岸后只需向东北方向行军约15里,若沿着巴石河溯江而上约十里再登岸,还可缩短行军距离至只约10里,即可抵达新的驻地奎松市的市中心,当地已有简易道路,老弱妇孺及年长者还可以乘坐牛、马车前往目的地。 其次我们也该谈谈工商产业及财政部组织调整事宜,除财政部外,应是成立工商产业部、农业部共三个部的时候了,三个部的人事及职掌等将在今天稍后讨论,希能尽快定案,到了复兴基地就应开始实施。 最后一项议程是,为求本军于复兴基地的粮食不虞匮乏,有关以留稻头让其自由分蘗的耕作方法、在耕作过程增加一项培土的程序,以改善甘藷的产量及秧苗培育的插秧种稻方法,可以确保稻米一年三熟等三项新技术。 此三项新技术我军已有详细的技术报告,清楚说明了施行之方法及步骤,应事先印好最少一千份,并深入我军在复兴基地之各个小区,密集召开说明会,才能快速、顺利地在各村镇推广,以期快速充实我军军民的粮食需求。此点请郑棉助教,先训练种子教官,希望能够尽快落实。 今天会议的三项重点议题最需要用心讨论的是第二项:「工商产业及财政部组织调整事宜。」我建议把它放到午餐后,利用整个下午来讨论。现在先请郑部长对于撤退程序安排等事宜提出看法,其他各位的意见也请随后提出。 郑部长表示,承恩伯部负责本部撤退事宜之人员几乎每隔日就会与本部负责人龚淳联系,双方都在友好气氛中快速达成协议,今天我倒是第一次知道,将在第二梯次撤退之本部库银、人员、战士、家属及其动员人员之老弱妇孺,届时将直接航向马尼拉湾,劲直开进马尼拉上岸。 上岸后老弱妇孺及年长者,还可以利用当地已有的简易道路,乘坐牛、马车,前往目的地奎松市。这样我心里原有的一些顾虑都没有了。因为400里的行军,对文职人员已经是一件不容易的挑战呀!更何况还有库银的运输及老弱妇孺的照顾,过去着实令我担心。 郑棉表示,这是校长昨天的决定,其他还有许多是承恩伯部原先未曾想到的,但都与本部无关,大家看到昨天的会议纪录就知道了。所以校长刚刚在路上提到的无错决策方法,尤其是它的四个步骤:「仔细研究问题,理出头绪,详细切割问题,依直觉做出决策。」建议大家深切体会,人人也都会成为智者。 我请大家对于撤退程序安排等事宜尽管提出看法及意见,原五商十行的领袖曾定老提出问题:「奎松市只是一个市,届时将挤进老近卫军、甲喇章京敦达部、及本部,驻地及土地应如何分配?」 我说道,曾伯父还漏掉一个部门,中央银行也要跟你们挤一挤呢,因为两个单位都是本部的要害部门,业务往来又多,所以要背靠背或肩靠肩的挤在一起,以方便业务联系及保安的防卫配置。 至于驻地及土地如何分配,我原想贵部、老近卫军、甲喇章京敦达部、及中央银行所动员的群众较少,总共三万余人。各位也都是老战友了,土地又那么多,由你们自行协调即可。不过既然曾伯父提出了,我就把我的看法提供各位参考。 我首先要说明的是该地区的概况,奎松市在马尼拉东北方,直线距离40里,奎松市东方距离海岸直线距离150里,都是平缓的丘陵地,东北方是山地,东南方到我军原预定作为复兴基地的新南京,直线距离500里,也都是平缓的丘陵地。 值得一提的是,奎松市东南方40里处有一个大湖泊,当地原住民称之为贝湖,湖水清澈,风光秀丽,面积约十万甲,可以作为渔捞池、休闲风景区供各部共同使用。 其次是我对于驻地及土地如何分配的建议,由于老近卫军包括甲喇章京敦达部是战斗部队,宜驻守于郊区,因此市区的公共建筑物宜由贵部及中央银行使用,请记得将最大最豪华的建物分给中央银行,那是我军发行纸钞的信用象征,中央银行的办公处所不必多,只要彰显它是个钱多的阔佬就可以了。 至于土地如何分配,我的建议是,东北方的山地可供甲喇章京敦达部狩猎之用,山脚下的土地可供敦达部家属学习农垦之地,亦可以划为满族保留地;奎松市东方至海岸直线距离150里的平缓的丘陵地,由老近卫军家属及动员的群众使用;奎松市东南方直到我军原预定作为复兴基地的新南京,整个平缓的丘陵地都由贵部、中央银行家属及动员的群众使用。 基本上,贵部、老近卫军、甲喇章京敦达部、及中央银行的家属仍以住在市区为佳,以方便互相照顾,将来也可以进入市区的工厂工作。未来奎松市将成为我军的金融、工商业中心,受雇人口的集中地,热闹非凡可期。 接着我问大家对于成立农业部的看法,并请提出意见,由于在座的都是财政、商业方面的专才,对于农业可能比较陌生,并无人提出意见。我问郑部长,郑棉助教,需要先训练种子教官至少三十人,贵部可否提供协助? 郑棉是个孝顺的人,她看郑部长一下子答不出来,马上界面说道,我们在这里上课的同学约可挪出二十人,其余的十人拟由泉州满营本校借用。我说这样极好,学以致用同学们应该会踊跃参加,可以再增至二十人,此点要列入会议记录,以便依此决议实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