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师北定_第087章 穷则变 变则通则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87章 穷则变 变则通则久 (第2/2页)

问我,校长要学秦始皇炼制长生不老的丹丸啊。我说我有那么昏庸吗?我要炼制玻璃,当使用玻璃制造出第一面镜子,就送给你。

    我说你可不要小看它,用玻璃制的镜子,你可以看到你脸上的细微之处,连一丝毫毛都不漏。就怕你看了之后,发现自己这么美丽,以后就不理我了。

    黄芳兰很有礼貌的赏了我一个白眼,笑骂道:「没正经的,你再乱说,以后芳兰就真不理你了!」

    快到中华兵工厂的时候,我请传令官前去通知,中华医学院汪院长,今晚我要到该院与大家共进晚餐,有事相商。

    另外通知中华青年营和中华少年营金门分校,润六月十九至二十一日三天,我要去金门分校亲自教授易筋经十二势拳法共108式。

    进入大厅我请大家坐落之后,我宣布近期行程如下,请另一名传令官记录下来,送请随军参谋部通告全军,包括泉州少林寺玄苦大师及中华医学院汪院长,并请各部惠予配合:

    一、润六月十八日:巡视中华兵工厂各厂房,当晚与中华医学院汪院长等人共进晚餐,商讨中华青年营和中华少年营各分校之紧急救护训练课程安排、附设医院分院成立及中华健康食谱编撰事宜。

    二、润六月十九至二十一日:赴中华青年营和中华少年营金门分校,亲自传授易筋经十二势拳法共108式,并分别到中华青年营和中华少年营教室上课。

    三、润六月二十二至二十四日:为赴虎门镇广东水陆师提督府行程,中途停靠铜陵镇总兵官靖海将军府及汕尾的冬瓜屿,行程三天,请承恩伯部安排船只,并欢迎共乘。

    四、润六月二十五:在虎门镇召开首长军备检讨会议。

    五、润六月二十六至二十八日:至中华青年营和中华少年营虎门镇分校亲自上课。

    六、润六月二十九至七月初一:为虎门镇至中华青年营和中华少年营铜山分校行程。

    七、七月初二至七月初四:赴中华青年营和中华少年营铜山分校,亲自传授刺枪术五招单兵作战及合搏作战术变化共72式,并分别到中华青年营和中华少年营教室上课。

    八、七月初五:为铜山至金门行程。

    九、七月初六:巡视中华兵工厂各厂房、中华青年营和中华少年营金门分校及拜访中华医学院。

    十、七月初七:为金门至泉州满营行程。七月初八、九日:带领中华青年营和中华少年营至清源山攻顶,及野外求生训练,请敦达部配合。

    接着我们一起巡视中华兵工厂各厂房,第一个要看的是火枪组。首先,由组长林源报告以精铁加以锻造,增强其韧性,以达到防治炸膛效果的技术,以及新式火枪已量产,而且每月生产五百支之目标已达成。

    其次,由副组长陈东报告,以单点钩切技术,所设计之膛线单点钩切车床,已增加至十台,并以三班制每日不停地cao作,每月可以生产三百支,现已有98支库存,若以每月生产五百支为目标,需要增加六台车床及对应之人力。

    我说道:「有膛线的新式火枪之生产,暂时就以每月生产三百支为目标,要再抽调人手,各部已有困难了。

    已生产的新式火枪,由中华兵工厂厂务长史政派人分开保管,但请保留120支有膛线的新式火枪,我要训练一批狙击手之用。

    此外,现在厂房都以藏兵洞将就应付着使用,由于通风不良,厂房内空气污浊,影响工作人员健康,暂时可以戴口罩来改善。

    但将来到了复兴基地,厂房应以阁楼式的设计为主,阁楼的屋顶还要再加装一些立塔球型自然循环式排风扇。我立即将草图画出,交给厂务长史政主其事。」

    第二个要看的是机械组,由组长蔡顺报告,机械组现在负责刺刀、刺刀卡榫及血槽设计与制造。现在已经可以配合新式火枪之量产速度,提供所需之刺刀。

    我请蔡组长拿一支装有刺刀的新式火枪给我,因为有木工组的协助,尺寸规格丝毫不差,枪杆五呎,刀刃一尺半,重量20斤,看着锋利三菱刺刀,刀身呈棱型,三面血槽,刀刃上,闪烁着蓝汪汪的光芒。

    这样的的长枪配合锻造技术制造的三菱刺刀、枪管、枪身,还有燧发装置、膛线,暂时是天下无敌了。

    只是因为刺刀卡榫的精准度尚未达标,刺刀的刀把尚须加两道固定扣环,未免美中不足。精密机械的加工,需要不少的工具,只能暂且如此先用了。

    看了两组三个厂房,时间已是午时中,我们回到大厅准备用餐。机械组蔡组长来报告,原来他们为了刺刀卡榫的制造不够紧实而烦恼,是助教黄芳兰教他们利用发箍的原理,才制成了可以锁紧的固定扣环。

    我说这样做就对了,科学的精神就是要「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此路不通,就要寻求其他方法。

    《易经.系辞下》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告诉我们就是一个「变」的道理。

    大家千万记住,宇宙间没有不变的事,没有不变的人,没有不变的东西。而且天天在变,随时在变,随地在变,无一而不变,也不可能不变。

    所以有人说过:「天下没有个不变会通的人。」你们大家现在都做得很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