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 吃香 (第1/1页)
老村长太太的策略果然奏效,吃过午饭,就有人来找赵仁虎,问他打石磨。 赵仁虎把土归置平整,按行距打好窝子。蹲下来,一颗一颗将萝卜苗拔起来。 村人先不说打石磨,先说农事。 “赵老三,你可不能这样种萝卜啊。这样扯了又栽上,萝卜苗蔫了半死再活回来,受了症,以后长不好。” 赵仁虎将萝卜苗依次栽到窝子里,“我只有这一点点苗,只有育苗移栽,才能一颗都不浪费。” 工匠手艺人历来受欢迎。 赵仁虎有手艺,以后说不准就会求到他头上,知机的立马就说:“我家有白菜苗,你拿去栽呀。” 先不管打不打石磨,打好关系总没错。 “我家有瓢儿白、牛皮菜苗。你没喂猪,可能用不上。” “要!我家没菜吃,不论什么菜,只要能吃,我都种想种点呢。” “我家有莴笋苗,能匀你几颗。” 就一功夫的时间,地里的菜苗就找齐了。赵仁虎心中一叹,前世哪有这种好事呢,可见什么心计在实力面前都等于零。 赵仁虎高兴得很,“谢谢你们。我都要。你们看,我的土还空一大半呢。你们好心送我菜苗,都能用上啦。以后大家有撒事儿,不拘是木匠活还是石匠活篾匠活,只要看得起我,我一定帮忙。” 等的就是最后一句话了。 “哟,老三,你还会篾匠啊。” “会哟。背篓啊撮箕啊,椅子啊还有婴儿的座椅都会。我编得比我爹好,可惜我只有一株竹子,不然就编了赶场卖钱。” 越说越偏离主题了,平时从来没打过交道的杨老大道:“老三,打磨子是个什么章程?” 这就是有心人不是纯侃大山的了,赵仁虎连忙道:“自己出石料,我收手工钱五块。” “怎么出石料?” “村里后头的石头山,你可以自己去开凿一块石头给我。” “我又不是石匠,又没有开山的工具,怎么凿?” “我可以帮忙选料,帮你凿。” “那你收手工钱吗?” 赵仁虎故作考虑了一下,“都是乡里乡亲,我又拿了你家菜苗,就不收哟。” “那行!你帮我打一个!”已经少了石料钱,再讲价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赵仁虎道:“好呀。五角定钱。” “还要定钱啊。” “是的。” 果然摸出钱来,“要几天?” “最迟五天。”赵仁虎收了钱,正色地说,“你要是急,我们现在就去山上选料!” “急,当然急。”钱都给了,怎么不急。 当赵仁虎拿出成套的石匠工具,交定钱家的男女主人心更踏实了。行家有没有,一出手就知道了。这一看就是专业石匠,靠谱啊, 赵仁虎心中高兴,手艺过了明路,以后就可以靠它挣钱养家了。 现在还不显,以后修房造屋的会多起来,石头哪里都能用上,要是以自己名义凿石,就要被人讲究了。他靠手艺吃饭,眼红的大有人在,必须得把纠纷提前掐灭了。 赵仁虎动作很快,不到三天,崭崭新的石磨就出炉了。 买卖双方都十分满意。 有人起了头,陆续又有四五家来定磨子。石磨的便利之处不言而喻,关键是不贵,要知道,现在做个村里那种大石磨现钱都得二十五,而且还管饭。人杨老大什么都不管,五块钱就得个磨子,多合算啊。 赵仁虎却说要箍桶装自产的农家肥,菜栽好了好下肥。 大家都乐起来,“你又没喂猪,哪里的农家肥。就是你拉的屎尿嘛,说的那么文雅,果然在外头跑见识广,说话都文雅起来。”村里人隐隐约约知道赵仁虎搞到好棉花的事儿了。这样的能人大家更要卖面子。 赵仁虎嘿嘿笑,“我一直没空箍桶,浪费了老多肥。你们不知道,我夜里常去的地方,草长得那是异常茂盛!” 全部的人都大笑不止。 工匠手艺人在哪里都吃香,赵仁虎是正当理由,没人有不同意的。 赵仁虎先将自留地满满地都种上了菜。 他砍了自己土地上唯一的一棵大柏树,把枝叶树皮去了,锯成段儿,一节一节搬回柴屋。拿出刨刀凿子,有模有样地干起来。 围观的人络绎不绝,现场看赵仁虎箍桶。 除了过年,赵家可从来没有这样热闹过。 女人眼睁睁看别人在眼皮子下挣钱,皆不爽。就是男人心里也不大痛快,恨人穷怨人富,弟兄之间的通病。 “天天敲敲敲,烦死了。要不要让人睡觉了。”隔壁传来摔打声。 “哇啊啊……呜呜呜……mama!!!”赵大勇似睡非睡,一下被亲妈吓得大哭。 钱碧芬扯着嗓门喊,“哭哭哭,叫你哭。没人疼没人爱的东西。天天敲敲敲,怪你妈我呀。别哭了,真是讨债的。” 敲击声停下。 赵仁虎厌烦地收拾家伙带上,重重地地拉上门,啪地一声锁起来,离开。 还是山上清净,住这里,天天鸡毛蒜皮,扰人无比。 钱碧芬还不知道赵仁虎上山了,骂骂咧咧,直嚷了半宿。第二日,才看见柴屋锁了门,赵仁虎并不在。吵了一晚上,原来是对着空气。她这口气真是发都发不出去,憋得实在难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