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章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第2/2页)
白玉京以及九天,应该是类似于“界”的存在,虚虚冥冥,不为真实所见,却又确实存在,介乎于三四之间。 因为程知远也想到,当初自己看到白璧黄泉时,那些躲藏在云霭中,不能出手,但却无比愤怒,不断呵斥自己的“山君”们,他们也是被卡在山腰处,上不去,下不来。 所谓的虚假仙人,这是自己当时对他们的呵斥,但他们到底是怎么出现的,怎么形成的,仙人按照道理,一者死一者生,不应该存在什么没有修到家的伪仙。 难道又和郑庄公有关系?毕竟只有郑庄公才弄过假冒伪劣的仙道典籍。 不过说实话,这个假冒伪劣产品还救过自己命.....虽然副作用很大,但是却不失为一个扭转乾坤的好东西。 程知远想了想,对异人道:“今夜还需麻烦异人,助我做一物件。” 异人道:“先生尽管吩咐便是,先生要做的,必然是那等蕴含数学大道的宝物。” 程知远道:“你说沙钟?小玩意而已。” 嬴异人只是笑:“先生要什么材料,我这便去为先生寻来。” 程知远当然不打算讲小孔成像,这要是拿出来必定遭人耻笑了,因为这种试验早在很久前就被墨子做过了。 《墨经》:“景,光之人,煦若,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 “目以火见”。 《吕氏秋·任数篇》:“目之见也借于昭”。 《礼记·仲尼燕居》:“譬如终夜有求于幽室之中,非烛见” 而连《周礼》中都记载有“十煇”,指的是括“霾”和“虹”等在内的十种大气光学现象。 还有鉴以鉴影,立竿见影等等…… 华夏,赤县的古人对于光学的认知是非常早的,说实话,最差的时代是秋战国,文字混乱,书简不通,连年大战……但是最好的时代,无疑也是秋战国。 山花烂漫,谁也别想一枝独秀。各家各派的学说,思想,在这个纷乱繁杂的时代,碰撞出最璀璨的火花,文化风气的开放导致赤县神州上那些野花,肆意而又洒脱,甚至于疯狂的生长,向那茫茫天地,展示着他们最美丽的模样! 如果再让他们这样捣鼓下去,确实是可能出现科学的萌芽。 然而历史不谈如果。 所以程知远要用连山做一个公式,用阳易相辅助。 连山中,1,3,5,7,9,为阳,2、4、6、8、10,为。 阳数相加为25,数相加得30,阳相加共为55数。 “天地之数五十有五,以成变化,而行鬼神。” 即万物之数皆由天地之数化生而已。 这是一个万能公式,从这个公式可以推导出世界一切的阳变化,当然只是基础的,但难保后出现什么怪才,把这公式发扬光大呢? 同时,他让嬴异人做了一个光学模组。 距离,时间,速度。 以这个公式,可以测算出光的速度,而光是阳列,暗是列。 当然这需要旋转镜与平面镜,不过战国时代就有青铜镜了,加上这个时空墨家的种种歪科技,以及在稷下学宫讲学的便利,搞两三个镜子并不难。 程知远做完公式备课之后,,已经到了深夜,但他却不怎么觉得疲倦。 自从来到这片天地之后一直如此,当初在黄厉之原也是。 他走到客舍,以为嬴异人已经睡下,却没想到嬴异人正在反复写着昨白天程知远所写的数学题。 尤其是稚兔同笼一题,他居然反复做了三次,演算的竹简堆了三四卷,羊皮纸起码有五六张。 “先生!” 嬴异人看到程知远来了,顿时惊讶,连忙去迎,而程知远看了看他的题目,虽不能笑,却莫名感觉到一种欣慰。 这就是老师看到好学生的心? 程知远扯了扯上的裘衣,却是坐下来,看到那光学模型,对嬴异人肯定道:“做的不错,连山之道,数学之科,你已经摸索到门径了。” 他这么说着,随后叫异人靠近,发现他没有不耐,有的只是激动与欢喜,这才心中放松下来。 果然,这个时代的人,对于知识的渴望不是一点半点的,像是苏秦刺股那种事,估计这时代人没少做。 不管是不是魔改版本的秋战国,人民的风气倒是所差无几。 “我在这里写一个公式,之前我和你说,光的速度……” 北偏西第三馆的灯火彻夜通明,门槛前的姑娘待了很久,最后还是没有进去。 龙素顶着夜幕回头去,她不时转首相顾,那门扉紧闭,寒风唤雪,然而里面的人,谈讲之间,居然尽是在说算数之法。 她对程知远有些改观了。 当然是诡辩意义上的。 她本来是打算拜访程知远,以求得数算知之之法,只因为白那些言论实在让她难以忘怀。 为此她甚至还在心中叮嘱自己,千万千万不要和程知远多扯别的。 但好不容易是来了这里,却不知为何,又不敢进去了。 或许是听到里面,程知远刀削笔刻的声音,听到他深夜不眠,为来备课,甚至不惜放弃休息,为嬴异人教导数学算法。 他时至此时,居然还在建立那劳什子的数学模型。 龙素之前觉得程知远喜欢诡辩,和自己印象中已然不同,便有些不满。 但今夜所看见的,才是他的真实模样? 她不自觉攥紧了手里的沙钟。 不知不觉已至深夜,君子本不该在夜晚,在他人宅舍前逗留的。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夜以继,皓首穷经。 这才是他拥有那般学识的原因吗? 龙素不由得一笑,却也不知道是什么心思了,着实是有些复杂。 寒冷的气吹过她的面孔,却让她的脸颊看起来有些红艳。 “吾尝终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她低下头,踢了下地上的石子,不把那颜色给天地看。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 野有蔓草 ——《诗郑风》 最. 新章节前往/♂. \♂网\址:♂.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