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四章 歧路亡羊 (第2/2页)
“但我还是不解,你既然说他是歧路亡羊,为何还要举荐他呢?” 程知远道:“人才是人才,老师让我举荐我便举荐,李斯是治国栋梁之才,韩非是更换天地之才,故两人都要收,这是实话,毕竟天下更迭,与我这个仙人又有什么关系呢?” 程知远说的是实话,他既然在此,置事外,荀子问他哪个好,他就照实说,反正这个和他又没有多大的干系,秦国要统一天下就统一天下,程知远并不反对。 不过韩非子,倒是可以利用,当然这个利用不是拿他当做棋子,有时候程知远也在想,如果秦始皇没有杀死韩非子,是不是后来的大秦会完全不同? 答案应该是必然的。 韩非子的“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可以说是绝对符合人们心中法律的模样了。 法是与世推移的,就像是圣人,四百年前的圣人,在四百年后还是圣人么?四百年前的规矩,在四百年后,还能使用吗? 大部分可以,但有一些则不行,而真正到了天地改换的那一 就像是工业革命之后的天下强国如虎狼,弱国如牛羊,与东周列国何其相似。 变法不是变一,变一时,而是要与世俱变。 虽然自己想要的事,仅仅是在这个世间安立命,不求得著书立传,但求逍遥洒脱。 当然,还有一件事。 找到徐无鬼,并且以剑杀之! 荀子点了点头,龙素当初极力举荐韩非,并且递呈于自己,而程知远却首先举荐李斯,随后却又说韩非之才远在李斯之上,不过却要让自己两个都收。 他大概也明白了程知远的意思。 李斯之道为天下人喜,韩非之道为天下人惧。 世间君王多喜李斯之道,敬韩非之道,但又怕这种道落到旁人手中。 程知远拜别荀子,此时时间已快到卯末辰初,他骑上呼雷豹便前往讲学馆,约莫三刻之后抵达东院,始一进入,周围便有无数士子公卿惊动,哗啦一声围拢上来! “恳请太学主观卷!” 这帮蓬头垢面的人神采奕奕,每一个都对自己的答卷有巨大的信心! 熬了一夜解答出来的东西,其中卷宗内的答案五花八门,少有相似,程知远拿了几卷过来看,随后皆是摇头。 不少信心十足之人此时皆受打击,垂头丧气者甚多,而原本一些自信心爆炸的人也开始有些忐忑起来。 但是事实表明,很多事并非人们自己所想的那样,有些时候还是需要对自己有些信心。 接二连三有人通过,他们的卷宗被摆放在书桌上,那些没有成功的士子公卿露出羡慕的神色,同时心中亦有哀叹与苦恼。 齐王法章与君王后今依旧如约而来。 “太学主今可有新式?” 法章笑着询问,程知远看了看不少还在苦思冥想的弟子,摇了摇头,随后又点了点头。 “有的。” 讲学只有几,第一便已经剔除了不少人,剩下来的人可以说都是才思敏捷之辈,程知远如约在讲《连山易》,当然依旧是处于第一种“叠山象”的范畴内。 虚虚实实,乘乘减减,分分合合,倍倍隐隐。 算的久了,便有些人心生烦闷,程知远今所列第二题,便是如此,很快有人站起来,行礼之后开始质问。 “大丈夫在此乱世,或提三尺之剑,取不世之功,或以三寸之舌,周游列国,纵横天下!或以礼义立,或以法律立意,或以墨,或以农桑然太学主如今所授《连山》,虽为不世奇书,然作用何在呢?” 这年轻人拜礼:“在下见识浅薄,着实不知《连山》之易当用在何处!” 此言一出,不少人皆是愣住,这前一至如今,钻研学问如同着魔,只觉得这连山实在是世间少有的神异之典,却未曾细细想过,这般复杂的计算,远远超出了寻常的算学范畴,那既然是如此复杂的东西,要来何用啊? ♂最新♂章节前往♂. \♂输\入\网\址:.♂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