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五章 教育 (第1/1页)
第二日清晨。 村子里已经恢复了旧房改造工程,只是被一安抽调了二十几个青壮,永斌正在祖历河边上cao练着。 赵一辰在工地上找到老七,拉到一旁道:“七哥帮我打个物件。” 老七显得有些兴奋,赶紧道:“快给我说说。” 要知道每次十一郎找自己打造东西,那都是以前没有的新鲜货,可学到不少东西。 赵一辰找老七是为了打造蒸馏器,盼儿伤口消炎,这时代赵一辰只能想到酒精。 其实蒸馏器早就被发明出来了,只是没有得到推广。 早在汉朝,就有青铜制作的蒸馏器,只是,百姓连饭都吃不饱,谁敢去造蒸馏酒? 汉朝的蒸馏器为青铜所制,通高越两尺,分为甑体和釜体两部分。 甑体有储料室和凝露室,还有一导流管。 据说后世魔都博物馆研究人员,还用这出土的蒸馏器蒸馏了几斤白酒。 只是,不知味道如何。 大唐此时的蒸馏器大多为道观所有,是修道炼丹不可或缺的神器。 道士提炼水银,多用此物。 大致可分为用来釜体加热和装料的釜,挥发蒸汽的甑体,冷凝器部分,冷凝液收集部分和冷凝液导出部分。 只是,这等神器,在道士的眼中犹如太上老君兜率宫里的八卦炉。 上面还刻着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就像某人一般,也在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仿佛也能成为大文豪一般。道士刻着八卦,以为也能像老君那样炼出不老金丹。 可惜的是,炼出来的是绝世毒药。 赵一辰拿出怀里的图纸,给老七指导讲解了一番后,看着老七还深深的陷入图纸不能自拔,便先离开了。 看着周围人们热火朝天的建设家园,赵一辰微笑着,和每一个停下来对他问好的族人打招呼。 看着族人淳朴的样子,赵一辰想起了这次去会宁城。 他更是想起了后世的会宁。 如今族人脱离了饥饿,盖起了新房,也该有点别的追求,比如读书。 他一直以为藏殷实而知礼,衣食足则知荣辱。所以他想着等族人们生活好一点,再办族学,兴教育。 可是,后世会宁,那是一朵教育界的奇葩,在那么贫穷的条件下,家家户户都有大学生。 震撼世人啊。 难道他一个穿越者,搞一个族学都不行吗? 经济学里说:一般稻田条件,即一个人的财富在当期消费时,其效用会最大化,财富越少,效用越大。 后世会宁,一代又一代人放弃当期消费,把为数不多的钱义无反顾地投资给教育。 经济学原理在这里显然被推翻了。 也许有人会说,正因为太穷、太苦了,上学是跳出农门的唯一路径,会宁人才会如此重视教育。 但是,和会宁一样贫困的地方还有很多,为什么只有会宁对于教育会如此执著? 如果部分人在这么做,尚不足为奇,让人惊奇的是,整个县的人们,都在重视教育。 穷、苦不能彻底解释会宁教育衍生的教育现象。 文化才是教育的根基,赵一辰嘀咕道。 就像他那年冬天背包去会宁,夜晚的路灯都是熄灭的。 他感到很奇怪,打听后才知道,这些路灯只有在开学时才会全部亮起来…… 这样的追求让人折服,所以他认为文化最核心的,应该是价值观,这是一群人认为有益的、正确的或有价值的信条或特点。 会宁人认为,投资教育是正确的、有益的,所以他们一代又一代坚持这一价值观——我要念书,念书可以改变命运。 这种价值观一旦形成,外力很难将其改变。 这才是会宁教育现象最本质的原动力。 只是如今在大唐,会宁与其他地方没有什么区别的。 赵一辰想着:既然如此那便从我开始,从黑虎村开始。 打谷场边上还有一大片空地,建一个学堂绰绰有余。 想必,旁边祖祠里的老祖宗听到孩子们的读书声,也会高兴的。 赵一辰边走边想,不一会到了赵一安家。 “三哥,你这是准备做什么?”赵一辰看着一安背着竹篓问道。 一安道:“这不永斌忙着cao练那帮兔崽子,田里只有中粮和他娘俩在锄草,我这准备过去帮帮忙咧。” “三哥先放下竹篓吧,我找你说点事。” “好咧。”一安一项从善如流。 赵一辰道:“三哥可识得字?” 呼呼呼……老子要是识字,早年在军中早就当了校尉,说不得如今都是将军了。你爹和你娘学了几个字,都可以当校尉。要知道某的武勇不下于你爹。赵一安心下吐槽。 赵一安道:“十一郎,莫要取笑老哥。” 赵一辰道:“那三哥想不想让中发、中举、中粮,甚至是三娘、五丫他们读书识字?” 赵一安一脸怪异地看着赵一辰道:“想有什么用,县里的学贵的要死,一家人就是不吃不喝也交不起他们几个的学资,当不如给家里放牛种地,这半大的小子也可以顶得上用处了。” 赵一辰……我就知道。 放牛干嘛?(答:娶媳妇。) 娶媳妇之后呢?(答:生娃。) 生娃之后?(答:放牛。) 这才是穷的原因,愚昧的根本。 赵一辰恨不能撬开一安的脑袋看看,到底里面装得什么东西? 要知道,自己才是外来者,穿越者。 赵一安你一个会宁土著,不应该是苦学、苦教、苦学吗? 赵一辰苦笑道:“那你说要是不收费呢?” “什么?那谁还愿意教啊,别看那些读书人一口一个圣贤,最是爱钱了。不收钱,你教啊?”赵一安狠狠的对赵一辰吐槽道。 赵一辰笑道:“三哥说的没错,就是我来教。” “真的?”赵一安激动的不能自己,要知道此时居上位者有学,居下位者无学。他能不激动吗? 赵一安深知知识的重要,十一郎要是愿意给族中小孩授课,那赵氏一族是真的要兴旺了。 赵一辰点点头。 赵一辰拉着激动的三哥蹲在门槛上,给他说着自己的计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