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五章 起风 (第2/2页)
取了!” “好,这场富贵乃天授也!天予不取,必遭天谴,你我同心,必将成事。” 不说别的这刘文善能力还是不错,救灾工作安排的还算有条不紊。县里的胥吏、衙役开始各自的工作,大街上的百姓也看到了官府积极的行动。 大家不由赞道:张县令好官啊! ………… 长安,裴府。 “你可打探清楚?”书房内裴寂向一个中年人问道。 那人拱拱手道:“郎君,某探查的甚是仔细,那会州赵家子,却是不凡,那曲辕犁的确是他所造。” “嗯……”裴寂一番沉吟道:“你去叫人传话出去,就说那会州赵家子,窃了秦王秘法,那曲辕犁本是秦王殿下所造,被那少年偷去的。三日之内某家要叫全长安知道,你去向管家支着钱财,去吧。” 那中年人听闻心下了然,也不多言,不一会消失在书房内,裴寂看那人消失也不惊讶,咯吱一声打开房门出去了。 …… 黑虎村,狗子家。 “我说老嫂子啊,你就搬吧,这眼看着房子就要被水泡塌了。”赵一辰对炕上坐着的老婆婆劝道。 狗子家虽说如今也养猪,但是毕竟只有狗子他娘cao持着,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也过的昔慌,勉强温饱而已。 赵一辰一行人从祖历河回来后,就组织人手把住宅比较低洼、房屋比较旧破的人家迁移到别家躲水灾。 毕竟村里的新房才刚刚建了一半。 不仅要迁移族人,还有一些牲畜、粮食、草料和一些家什。俗话说破家值万贯,搬家不是容易的事。平时看不出,搬家的时候赵一辰才发现,许多人居然连根烧火棍都要带走。 气的赵一辰不得不破口大骂。 原本村里的房子都是黄土夯成的土墙,长时间泡在水里,肯定倒塌。 只是这狗子奶奶宁死也不愿意离开自己家,迁移队没办法,这才找来赵一辰。 “老嫂子,这眼看着房子就要倒塌的啊,你这是做什么啊?”赵一辰看着院子里的水已经到了膝盖处,着急道。 要知道赵一辰这大半年来天天大鱼大rou,又常常下田劳作,这身子骨长得疯快,这都快有后世一米七了,站在人群中已经个头偏高了。要知道赵一辰才刚十五岁啊,日后长到一米八估计问题不大。 “我不走,我要等我的儿……我走了,我儿找不到家门……”赵一辰听着老人的断断续续的的话,心下沉默。 哎,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看着积水越来越多,赵一辰心下着急:“你们几个狗东西,还看什么?还不背着老太太走。”赵一辰看着族里的这些小辈懦懦地站在一旁,一点用处都没有,不由得呵斥道。 众人强背起老太太就走,赵一辰走在后面。看着族人心下道:这古人还真坚强,我来这大半年时间,先是饥荒接着猪瘟、旱灾、水灾,灾难不断啊。这还是天下太平的时候,前些年大业末年还不到有多惨呢? 后世人言:生活如此艰难何必再找个祖宗?! 但是,赵一辰明白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周,祖宗创业维艰。祈天求地与万物争生机,三千年才有大唐,然而还是与天地祈命。 大唐的百姓他们纵然有‘昆仑纵有千丈雪,我亦誓把昆仑截’的豪情,却对于天地他们是谦卑的,不会有以身为棋胜天半子的狂妄。 对于他们而言敬天法祖才是关键,你拿火来烧我,拿水来淹我。一面祭祀田地,一面又在兴建水利,积极救灾。 …… 会宁县城,刺史府内。王勋正在前厅招待着一行从长安来的客人。 “杨内侍,此事不必多言,会州上下谁人不知。你大可自己走访巡查,王某还有公务在身,还请担待。至于此事某自会向陛下上表说明。”说着王勋转身离去。 去了后衙,路上王勋心道:某家却是好心办了坏事,赵小子怕是要遭难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