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隐_第七章 意气风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意气风发 (第2/2页)

威率领十万大军前去征讨了,这三路大军来势汹汹恐怕后汉不保啊。"

    孟依昶闻听此言,脸色一变,心中暗道:居然连赵思绾也在里面,此人不除迟早为祸天下,更何况他还和meimei血海深仇呢。

    于是孟依昶大踏步走出了酒馆,意气风发的直奔后汉大营,哪里还有半点疯癫模样。

    一个人若是被别人称为疯子,那么他就离成功不远了。一个成功的疯子,有时候就是一个成功的人。或者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人,往往都有点疯。这道理很简单,真正懂得的又有几个?该疯的时候就要尽情的疯,该聪明的时候就要尽情的展露才华。

    孟依昶现在就是要去一展才华,替天行道,替妹寻仇。

    待他来到后汉大营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黑压压的人头。十万大军威武雄壮,让人不觉间产生一种敬畏,一种钦佩。

    远处点将台上,一个威风凛凛的中年人,声若洪钟的在训话,不看便知道是大将军郭威。

    孟依昶刚想闯入大营,一队士兵拦住他的去路。领头的一个士兵大声喝问道:"什么人?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就敢随意乱闯。"

    孟依昶大笑着指向远处点将台上的郭威说道:"我乃是郭威大将军的远房亲戚,你去通报一声,就说我叫孟依昶。"

    那士兵将信将疑的看着他,心下暗道:这小子穿着也挺华丽,气度颇是不凡,有可能真的是郭将军的亲戚。便赶紧跑去通报郭威,郭威听后疑惑道:"我亲戚中也没有哪个叫孟依昶的啊?可能是远房亲戚太多又是后生晚辈,所以我给忘了,不如先见上一面再说。便吩咐道:"带他来见我。"

    不多时孟依昶便大踏步走了过来,躬身施了一礼,不卑不亢的说道:"小生孟依昶,素闻郭将军知人善用,特来参军报效朝廷,希望可以驱除叛贼,还百姓一个安稳生活。"

    郭威这才明白原来这小子不是自己的亲戚,只不过是过来参军的。

    郭威大声道:"你想要应征什么职位?"

    孟依昶淡淡道:"军师。"

    郭威笑了,仿佛听到了一个很好笑的笑话,大笑道:"你想要应征军师?你可知军师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当的?你可知军师牵系着十万大军的性命?你有何能耐能够胜任军师?"

    孟依昶大笑道:"我没有什么能耐,只不过: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天地三才阵,四门兜底阵,五虎驱羊阵,六丁六甲阵,七星北斗阵,八门金锁阵,九子连环阵,十面埋伏阵,阵阵精通。三十六计,计计熟悉。易经,八卦,了然于胸。以及各家兵法熟读心中。

    郭威大笑道:"我想起来一个历史名人,昔年赵国名将赵奢有个儿子叫做赵括,懂的兵法丝毫不比你少。其父与之讨论兵法,都辩论不过他。后来赵王让他统率兵马,结果葬送了数十万大军,赵国也因此一蹶不振。

    孟依昶听到这句话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觉得很开心。因为这就表示郭威不愧为一代名将,何况他又心系百姓,自己果然没有找错人。便笑着道:“郭将军可是将在下比作成那,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

    郭威大笑道:"纸上谈兵的,历史上不乏其人,又何必再多你一个?"

    孟依昶微笑道:“在下这两年游历了大江南北,对于各处地形俱都比较熟悉,我就算不把十万大军的性命当作一回事,总还是比较珍惜自己的生命的,如果大军出现了什么差池,我又何尝能够活命?更何况那永兴节度使赵思绾和在下还有一些个人恩怨,此人如若不除,迟早为祸天下。”

    郭威不禁暗自思索起来:这小子说的有几分道理。民间高人自古以来便是层出不穷,想那诸葛亮以前也是隐居民间,如今有高人前来投奔,不如先收下他再说。复又大声问道:“如今三路叛贼向我方攻来,你说我该如何应对?”

    孟依昶淡淡道:“这个道理很简单,就像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坚如铁。我们不妨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分而击之再配合妙计,就好像折根筷子一样简单。”

    郭威不禁动容,心下暗道:这小子和我想的一样。便又说道:“你资历尚浅,初来就想要当军师,恐怕众将官不服,不如先做个偏将军,统率五千人马如何?”

    孟依昶暗自思索,觉得郭威说的有理,初来就当军师,确实不合情理,何况自己只是为了除去赵思绾,之后便要离开军中,接着游历天下。便抬起头大声道:“就依将军所说,从偏将军做起吧。”

    郭威大笑道:“好,不愧为少年英豪,如果天下的年轻人都如你这般,乱贼何以如此作乱天下。”复又吩咐道:“摆酒,为孟将军接风洗尘。明日大军开赴前线,驱除各路叛贼,还百姓一个安稳生活。”说罢拉着孟依昶的手直奔营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