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拖欠作者稿费的贱人 (第1/2页)
冰心出版社四楼大会议室的门被打开,刺眼的光从会议室射进昏暗的走廊。一股憋闷的热空气和着人们饥饿的肚子咕咕声,一起涌出。 颜如玉拿着笔记本走出会议室,心里暗骂:严筝这个死三八,又要拖欠作者的稿费!去年六月之后的稿费就没给作者结算过,这眼看又要到六月了,稿费拖了一年了,这个月还怎么和作者们交待? 虽然私下和自己的作者们关系处得好,但总拖欠稿费,也实在太不像话了!那些兼职作者的境况还好一些,全职作者靠码字吃饭呢,出版社这是要断人家的活路啊! 要不是因为出版社曾在十几年前出过一本轰动全国的畅销书,让一个作坛新人出了名,现在的这些作者们又怎么会这么久拿不到稿费还不撕毁合同。都是一些怀揣着作家梦想的人,即使暂时看不到钱,也忍着寂寞挨饿去耐心等待,放长线钓大鱼……只是到底谁被钓,还真不好说~ 只有颜如玉这些经手作品内容和版权的出版社内部员工才知道,十几年前的那本《巴洛克青年的乌托邦》已经是出版社的巅峰了,自那以后,出版社虽扬名在外,但却一直在走下坡路。 冰心出版社是当地赫赫有名的大社,谁能想到这个全国闻名的出版社现在却是金玉其外,外强中干,内部负债累累,资金运转困难。社里长期在银行贷款,贷款利息就是不小的数字。国家拨款建的八层办公楼的顶层也被偷着租给了健身会馆。别说作者的稿费,就连出版社自己员工的开支都成了难题。 想让奶牛产奶,总得让奶牛有草吃吧!可这工资连续几个月都开得令人胆战心惊,上个月的工资晚了五天才发,这个月的工资已经晚了十天了却还没有消息! 财务传出来的小道消息是,社里正在等一笔钱到期,现在根本没有足够给二百多名员工开工资的流动资金了。 颜如玉每天都在盼着工资进账的短信叮咚声,可最近连续等来的都是各个购物APP分期付款的催款短信叮咚声…… 她自己所在的数字出版部门还好一些,毕竟属于出版社生产线上的核心部门,是出版社经济链的主动脉,也是出版社近几年经济效益最好的部门,还能按月领到工资。其他部门就没这么好运了。靠发行回款才能领到工资的纸质图书相关策划、编辑、发行人员都已经工资停发六个月了。 同一站点等通勤车的纸质图书策划一部的王柯,就是连续六个月没发工资的倒霉蛋之一。复旦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刚来社里就被社长重视起来,工作刚满三个月就转正为纸质图书策划一部的正式员工。 工作六年后,王柯也是争气,通过了出版专业中级编辑资格证考试,拿到了中级编辑资格证。再加上六年内经常加班,工作出色,直接升为了纸质图书策划一部的主任。 可主任又能怎么样,由于纸质图书发行回款迟迟不到账,整个纸质图书策划、编辑、发行部门员工的工资结算全部暂停。 可怜的王主任被媳妇怀疑外面有了小三,所以才连续半年不往家里交工资。王柯百口莫辩,最后实在没办法,让他媳妇把电话打到了出版社财务部主任那,才核实了半年没发工资这个事实。 王柯媳妇不信他也是情理之中。她刚生了二胎,每天在家带两个孩子,蓬头垢面根本没时间打扮自己,再加上产后身材走样,早没了昔日的风采。而王柯刚刚三十出头,正是男人三十一枝花的风华年纪。出版社每年都会招一些应届毕业生,其中又以女孩居多。想到自己的老公回到家看到的是肥硕的、满身奶香味的自己,而在单位看到的是花枝招展的、满身香水味的刚毕业的小姑娘,她的心就会变得敏感、脆弱。 对于媳妇三天两头的数落,王柯尚且可以承受,但两个小情人无形的催款他可真快承受不住了。大女儿娇娇正在学钢琴,眼看明年就要上小学了。二女儿满满刚出生,每个月的尿不湿、奶粉钱比她妈的护肤品还要贵。真是上苍眷顾,赐给他两座招商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