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青冢山下 (第1/2页)
只见三刻后,诸多士兵带领亲人赶往东城门,梅子湉携妻子站在城口上,望向西侧,那是国君带领大兵行驶的方向,他们两身后是死去不久的守城大兵。 “就要这么离去了,如今祯国国都空虚,若是他国来袭,这里的百姓,怕是丁点不存。” 梅子湉紧紧握住妻子的手,他回忆起小时候拿着木制长矛,信誓旦旦的对自己爹娘说道:“我要保家卫国,我要护住爹娘一辈子平稳安康。” “你说我是不是做错了”梅子湉回望妻子,再看向后方在他们来城门时已死去两个士兵,他恍然间便明白这是莫氏金蝉脱壳之计。大火是掩饰,他们早已从此出门而离开。 这要比莫氏失火全死更为可怕,看管不利之责他担待不起,为了身边的妻子以及他爹娘儿女他也只能继续这么错下去。 女子回紧握住梅子湉,轻叹道:“这世间人无谓对错,有的只是人心中的坚持。” 之后,梅子湉带领近万将士,离开城都,离开时,士兵们均回头看望,接着又继续前行。 再说说前面几刻钟前,莫氏家族内,只知道当火势渐起,莫氏族内打开地下机关,从容安排莫氏子弟从机关打孔出了生火处。 “为了防止被梅子湉发觉,需得人在靠门处敲门呼救。”一老人想到后,直接说出。 “这梅子湉想要建功立业心急了些,竟然锁住莫氏大宅门口,防止我等以名义出门,若是我们真的无法逃脱,此举必然能受曲衍光的眼目,成为曲衍光的亲信之人,但是,哈哈哈,他此举真的是天助我们莫氏也。”另一个老人笑呵呵道。 “好了,凌云,凌源,你们二人,带些子弟,记得身上铺上些水席,身体浇透。一个个慢慢的回道此处,然后逃生,要做出一个个受不得火势,渐渐死去的假象。”出声那人,正是前面族内大堂钟探讨的坐在主位上的人。 “遵命,大长老。” 然后只见二人带领大概二十来人,立马赶往前头,观察到火势无法让人靠近大门让其打开门锁时,便高呼喊救,要知道莫氏大门是特制的莫氏机关木门,外门门锁住后,门锁之外还有很多木门机关,所以当大火起来时,门锁周围也会随之起火,旁人根本难以靠近。 门外泼水声不断,参与的莫氏子弟一个个由高声到低声呼救,一个个又纷纷逃离此处急忙赶往地下宫到离开。 等到莫凌云和莫凌源离开,此时已无人呼救,梅子湉那时候已经以为门内莫氏子弟,均以被烧光。 莫氏子弟到东城门,杀了看守城门的二人,打开城门,立即往莫凌阁所留下的字条说的地方前去。 莫氏在祯国国都内,已不剩一人,纷纷逃离。 …… 再说说如今祯国境地西处,祯国大军前行赶往青冢山,莫凌阁手中笔,在纸上随意涂鸦处一处圆。 “如果我是羽国国君,听闻祯国大举挥兵前往羽国边境,即使不攻打羽国,可以以羽国受到威胁攻打祯国并占领祯国,吸纳祯国资源,进一步扩大自己战力。” “更或者做绝些,以清君侧之名,攻打祯国,往北而上,分两路,以纵横之术,联合其他国,对钦天子施压,若是成功则夺位,若是不成,联合多个诸侯国,法不责众。当今的钦天子只能守成,没有开拓之心,担小怕事,沉于享受,不堪重任。” “听闻羽国三代改革,当今羽国君主新立不久,若要树立威信,祯国必定是他第一个攻打的国君,如今名头我已经给了,他抓不抓就看这位国君怎么看待了。” 说罢,只见图上画做,以一个圆圈,中间开阔两个箭头,箭头一个从北而上,一个往东而上,最后汇到一处。 只见在往左处的箭头,又绘制了一个三角形的模样,此三角周围又绘制一圈小小的波纹,莫凌阁望着这里笑了笑。 “不出三日,此处血流成河,祯国国君必定会输,以他性格,想要活着,必定只会忍下屈辱,俯首称臣。混乱之时,正是我脱身之际。而城中,有莫氏地道,只需要略施小计,以金蝉脱壳之法即可。” 莫凌阁掀开轿子中的卷帘,望着身后大君,他明白,祯国此早也会有此劫,羽国国君若想坐上至高位,邻国祯国必定不会好受。 但是如今,祯国国君为了所谓仙术,必然是力排众议才出行,但是不应该派这么多兵士,带这么多兵士,只会是…… 莫凌阁看着在不远处骑马直立的曲衍光,轻笑一下。看来曲衍光其实早就对祯国国君不满,他留在城中的几乎都是听命于国君的,出来的大部分都是他掌管的士兵。 为了不让国君起疑,在国君部分围住的都是听命于祯国国君的人,而其他,都是曲衍光的人。 莫凌阁将帘子放下,不由从袖口中拿出一块令牌,此令则是他脱身的道具。从现在看来,曲衍光也想得到仙人的仙术,他怕是等取完泉水和制作成墨发动兵变,夺取政权。 过了一日,临近青冢山,军前的骑着马的曲衍光眯了眯眼,遥望着此山,此山青树环绕,不时传来飞禽走兽的动静。 山旁围绕水流,军队沿着河流附近行走。青冢山山势拔高陡峭,有一雄浑的瀑布,在远处便可见到。 瀑布之内却有奇观,原来过了瀑布内,就暗藏洞天,被当地人所发现,而后广而流传。 当地有人见洞内刻画石壁,石壁画了几副图画,画着一位仙子,旁边刻画着高山,仙子首先坐在高山上,旁边有着各种鸟兽。接着挥动石斧,劈开形成瀑布。而后又悬空落在瀑布之上,接着另一副图上画着此人身穿羽衣服饰一般,飘然起飞,下方赫然是在瀑布下方,跪着的一些人类。 壁画画技并不精湛,像是因为年代极其久远,此画已经有破损。壁画旁边,却有一个细小的小泉。 有人喝了此泉,谈到此泉无不赞美,甘甜沁人。更有传言,长饮此泉,能延年益寿。 联系壁画,但不禁令人联想,此处原先有一仙人,从山中修行,而后劈开瀑布,又继续修行,最后得到飞仙。 故而此泉所在的洞天,被认为是仙人居住之地,被称为飞仙洞,至于壁画,是当时见有人飞升后,刻画而至,那泉水被人称为升仙泉。 “即将接近飞仙洞,居章,我倒是看看你耍什么手段。”说罢,拉了拉套在马上的绳索,脚下踢了踢马腹,加快了步伐。 “众将士听令,今日晌午之时,必须到达青冢山下。”距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