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 大周律例 (第1/2页)
在烧饼摊主家,王烛没呆多少时间,甚至算得上来去匆忙,只花了刻钟而已。 可这一场碾压式的交锋中,隐藏的智慧却是不少,其中武力是话语权的根基,银钱是执行的路径,道理是双方心安理得的肯定。 最最核心的,是人心人性的把握。 以智慧,将拳头、道理、银钱组合起来,才能算出有把握的结果。 他把与县衙交锋当中,大部分可能遇到的情形,以及三方产生的心理和应对可能,都在心中推演过了。 如此,才能制定完善的策略。 他的策略不能说万无一失,但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 王烛本是不喜欢这些谋略的,直来直去多爽快,可实力不足逼迫他避免和县衙硬碰硬。 否则,他恐怕直接唾沫就喷到县衙那一群人身上去了:做的什么扯淡的事?! 此处事了,王烛当即前往县衙。 他与平民间传闻当中很可怕,却已一步步腐朽堕落的县衙,即将正面相对。 新仇旧恨,都在其中了。 这场争锋不可避免,双方也不愿退让。 县衙门外人头涌动,上百人在这里看热闹,街上行人好奇中,也不断的在凑上来。 这种人类的行为,不仅是看热闹看笑话,更是经验的获取,也是三观与行为准则的不断判定。 无思无想者,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这上面了。从众的好处是根植于人类基因的,但太从众走不到上层。 王烛人高马大,随手拨开人群,一步步走了进去,也找到了倩娘。 人们纷纷看着两人,眼中或是同情,怜悯他们遭遇了这样的事情:谁都知道,进了县衙不管有理没理,没钱就别进来,进来了有钱没钱都得去三层皮。 “叮!属性点+1” “叮!属性点+1” …… 人们窃窃私语,给王烛贡献了几十点属性点。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也不少,要么冷漠而面无表情,要么看笑话似的笑几声。 有不忿的,小声唾骂几声县衙,可一个衙役喝一声,他们就闭嘴了。 王烛将这人间百态看在心里,道德败坏而秩序混乱,从人心就开始了。 看来,大周王朝这个封建王朝,即将轰然倒塌。 在场这些看热闹的人,在未来的兵荒马乱中,在崩坏的生产体系中,不是死于非命就是饿死,十个能活三个就不错了。 可惜,这些人半点没自觉,依旧麻木而冷漠。 堂上县令端坐,堂下周壮实彷徨而不知所措。 周壮实看见母亲,才知偌大的世界,此时唯有家能庇护他。 一家人对他颇好,他却犯了错,给县衙抓住了小题大做的把柄。 周壮实落下了无知的泪水,愧疚之情油然而生,却只引来堂上县太爷喝问。 “堂下可是周壮实?有人状告你偷窃,此罪你是认还是不认?!”县太爷威喝道。 若是认,当场就签字画押定罪了。 若是不认,就得走一走流程了。 周壮实愣在当场,根本不知道该说什么做什么,毕竟他才九岁。 见周壮实不说话,孔县令不耐烦的很,他还忙着陪小妾和品书画呢,哪儿有时间陪这些泥腿子? 先定了罪,拖个三五天,让周壮实的家人来疏通疏通,上交够足份的孝敬钱,事情也就解决了。 如此,岂不是大家都好? 如若不然,有他们好看。 县令心中思索一番,当即道:“好了,本县令也不耐烦听你说什么,人证物证具在,你盗窃为实,没什么可狡辩的。 按大周律例,罪当鞭笞十五,牢狱三年,罚银十两。 若是有异议之处,本官三天后开堂再审,免得你们说本官不讲人情!” 说罢,他狠狠的拍了拍醒木,当即就要退堂。 此时距离他上堂,才三五分钟的时间而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