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56章 天灾人祸 (第1/1页)
历史上,摩尼教在大唐的传播没有那么早,唐高宗、武则天时期,摩尼教才逐渐在安西都护府传播。 并且,摩尼教在初入唐时其实并不顺利,他们设法假托佛教之名传道。 在唐玄宗开元期间,吐火罗国王曾献一慕于中国,获唐室接待。 不过,在安史之乱前,该教并未在中华设寺院,史书反而载有对该教之禁令。据《通史》所载,玄宗不久以摩尼教“本是邪见,妄称佛教诳惑黎元”为由,下令唐人严禁参与。 不过,到了唐朝末期,摩尼教却是盛行中原,大有和道教、佛教三足鼎立的态势。 这一世,由于张华早早的让王玄策去了榆林,将大唐的辐射能力往草原大大的深入了一步,丝绸之路也得以持续下去。 伴随而来的就是摩尼教的流入。 “这些人,多是西北来的,从奏报来看,其中陇右一带居多,陛下,四年前,陇右一带,也曾有过天花肆虐,臣在想,这些妖人,是否可能……” 任何人都清楚,染过一次天花且还活下来的人,是不会再感染天花的,这些人,是天生的免疫者,他们可以如入无人之境一般,出入洛阳,而洛阳无数的灾民,早已如惊弓之鸟,这些人的出现,无疑给了不少人巨大的希望。 李世民脸色铁青:“妖言惑众,真以为没有王法吗?” “现在的问题是,本地的官兵,有不少与之勾结,可其他各地的官军,早已闻天花而色变,哪怕是陛下调动他们去洛阳平乱,只怕他们也会心生怨言,到时,反而可能助长了妖人的气焰。” 李世民不禁感慨:“莫非这是朕有失德之处,引发了上天的惩罚吗?” 他一声叹息之后。 却有宦官匆匆而来:“陛下,太魏王与永定伯求见。” 一听到张华的名字,李世民心里咯噔一下,与房玄龄对视。 “请进来。” 李泰和张华已是疾步入殿,李泰笑嘻嘻的道:“儿臣见过父皇。” 张华自是行了礼:“微臣这些日子……” 李世民凝视着张华:“张华,你不是说有治疗天花之法吗?” “有!”张华斩钉截铁道:“药已带来了,这并非是治疗天花之法,却是防疫之法,接种之后,便可无惧天花之害,微臣和魏王殿下,都已接种过了。” 李泰似乎怕李世民不信,捋起袖子,露出他结痂的手臂来:“父皇你看,儿臣已经出了天花了,用张师父的话来说,就是出了这一次,便无惧天花。” 李世民听罢,不禁道:“当真有效?” 张华道:“有没有效果,陛下接种之后,自然清楚,臣已让南山书院的学员统统待命,只要陛下一声令下,微臣便命南山书院上下人等,立即开始至各处街巷接种。”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 房玄龄眉梢一扬,露出了喜色:“来,给老夫先来接种试试,倘若有用,再给陛下接种。” 李泰道:“要接便一同接便是,哪里有这般的嗦,微臣接得,父皇就接得,请父皇放心,死不了的。” “……” 李世民无言,这家伙,心真大啊。 可李世民只沉默了片刻:“好,张华,你来。” 张华倒是不扭捏,现在他是在和时间赛跑,倘若陛下在接种之前感染了天花,那才是坑呢。 因而,他立即取出了随身带来的玻璃瓶,取长针,长针沾了疫苗,让李世民掀开衣衫,在胳膊上轻轻一刺,长针刺入李世民胳膊上,李世民眉头微皱。 张华恨这个时代,竟没有照相机,否则,这一伟大的瞬间,定格于此,自己也算是完成了一项人生成就,毕竟,不是啥人,都可以用针扎皇帝的。 张华收了针:“好了。” “就好了?”李世民皱眉。 原本以为,这必定是个复杂的过程,毕竟……面对的可是天花啊,如此恐怖的疫病,你就这么轻描淡写一下? 能成? 人们总相信,复杂的东西,才能解决复杂的问题,这也使不少大夫,学会了故弄玄虚,明明可以一会儿就能解决的事,非要折腾一番,如此,病人方能安心。 张华道:“好了,陛下要随时观察,看看能够出痘,若是出痘,这疫苗便算成了,若是没有,微臣再扎一针。” 见张华说的笃定,李世民将信将疑。 张华看向房玄龄:“房公要试一试吗?” 房玄龄苦笑:“来来来,老夫也来试一试。” 张华却没有立即取出针来扎,他是一个讲究的人,和那些庸医不同,张华取出另一个瓶子,瓶里是酒精,将这扎过了陛下的长针放酒精里泡一泡,清洗之后,接着再故技重施,手持着银针,狠狠要扎下去。 房玄龄诶哟一声。 张华则像看白痴一样看着房玄龄。 “好了?”房玄龄看向张华。 张华尴尬道:“房公,还没开始扎呢。” “……”房玄龄汗颜:“你快些吧,不要故弄玄虚。” 张华瞅准了,一针扎下。 太极殿里,传来了杀猪似得嚎叫。 似乎……人们都比较害怕打针…… 张华收了针,道:“就请陛下和房公,早些休息了吧,随时观察,以防万一。微臣和魏王殿下,此番是来请旨的,希望陛下能够下旨,立即开始大规模的种痘。” 李世民只稍稍迟疑,毕竟,这疫苗的效果还是未知的。 可他随即没有犹豫:“命令中书省草诏,防疫之事,尽托付张卿家。” 李世民难得的用张卿家来称呼张华,看来对于张华发明了防疫天花之法,心中是非常满意的。 不客气的说,要是没有张华,李世民还不知道局面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他可是听到独孤云的汇报了,长安城里已经有一些流言,说是自己得位不正,老天惩罚大唐来了。 原本征服东突厥之后,李世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为这个事情cao心了。 自己登基都已经六年了,哪怕是上位的方式有问题,自己也已经坐稳了位置,谁也改变不了结局。 成王败寇,历史就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